
护理人员每两个小时就要给孩子喂一次奶。(见习记者 陈广辉 摄影报道)

精心查看宝宝的健康情况,并进行登记。(见习记者 陈广辉 摄影报道)

护理人员给孩子换尿不湿。(见习记者 陈广辉 摄影报道)

护理人员给孩子按摩。(见习记者 陈广辉 摄影报道)

每次触摸孩子都要用“免水洗手除菌凝胶”仔细消毒。(见习记者 陈广辉 摄影报道)
大众网泰安5月10日讯(记者 张冉 报道)在泰安的医疗队伍中,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不分昼夜的忙碌,不分节假日的坚守,只为让小小的生命多一次转危为安的机会。他们是泰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是整个泰安市区及六个县市区新生儿健康保护的使者。近日,大众网记者穿上隔离服,近距离采访到了这支伟大的团队。
科室带头人杨震英主任,自2002年接手新生儿科室以来,她给自己定的唯一目标就是带着这支队伍大步向前,她的心愿就是履行医生的职责——治病救人。杨震英告诉记者:“凡是到我们科室的孩子都是危重病人,有的需要在这里住一个多月,这期间任何人都不允许探护,这些刚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都见不到妈妈,我们的医护人员自然就担当起妈妈的职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这些小生命一天天健康起来、活泼起来,和爸爸、妈妈团聚了,那份心里的满足和喜悦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1998年,科室副主任陈震,到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进修新生儿危重症急救及呼吸管理,回院后在香港万志仁先生慈善基金会的捐助下,成立泰安市第一家新生儿科。2003年开始,新生儿科成为泰安市唯一一家有独立新生儿救助的科室,也成为全省的重点科室。陈震告诉记者:“工作上的辛苦不算什么,这十几年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目前,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不仅在救助上十分规范,而且在技术上也处于领先地位。队伍发展至今,除了感动就是惊喜。”
当谈到救治最困难的一次经历时,两位主任异口同声的回答:“26周那个,720克的早产女婴。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出院时达到了1500多克,体重增加了一倍多。”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概十几年前,如今孩子已上初中。正是因为有了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这支专业的团队,一个720克在襁褓中几度被磨难考验的生命,才有了现在的绚烂。
说到工作中的困难,陈震说:“现在我们科室依旧承担着泰安各县市区婴儿的急救任务,转运目前还是一个工作难点。因为路上的状况不定,所以风险也不好预估。之前我们就有因为天气临时封路,被困高速八小时的经历。”
记者在新生儿病房看到,两名护士在十几个保温箱之间来回穿梭,哪个宝宝哭了,她们马上上前查看,判明原因,或换尿布、或帮助翻翻身、或抚摸一下孩子,每个动作都体现出妈妈一样的关爱。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奶,喂奶的量都是按照孩子的体重严格计算好的。在每个宝宝的床头都有一瓶“免水洗手除菌凝胶”,每次触摸孩子之前和触摸孩子之后都要涂抹一遍凝胶,光这个动作每天就要重复上千次。
无数个早产儿和状况不佳的新生儿都是从这个温室里长大的,从几百克到几千克,小小的成长需要的是这个团队里每一名工作者细心的关怀和无私的奉献。护士长告诉记者:“孩子来到我们这里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妈妈的职责,也有义务把这些孩子照顾好。看着孩子转危为安,一天天长大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大众网泰安频道新闻热线:0538-8582000 爆料邮箱:taiandzwww@163.com
网友QQ群:4037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