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雁彬
新泰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新泰市人民法院携手并进,推进“仲裁+法院”裁审衔接模式,积极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矛盾,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仲裁+法院”打通信息壁垒。仲裁院与法院紧密协作,强化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通过“裁审齐鲁通”平台实现与法院案件信息共享、裁审一致率分析等,建立线上实时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分歧和争议。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定期交流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情况和趋势,共同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今年以来,已通过信息共享成功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9起,从根源上减少争议的发生。
“仲裁+法院”强化要素式办案。要素式办案是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率的重要举措,“仲裁+法院”裁审衔接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办案方式。在仲裁阶段,仲裁员按照要素模板进行案件审理,引导当事人围绕关键要素进行举证、质证,清晰呈现案件事实。进入法院审理环节后,法官依据仲裁阶段固定的要素事实,快速聚焦争议焦点,开展针对性审理。这种标准化、流程化的办案方式,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还使裁决结果更具可预测性,能够高效化解纠纷,大幅减轻了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的诉累。今年以来,已通过要素式处理裁审衔接案件36起。
“仲裁+法院”推动规范化统一。仲裁院与法院定期组织案件研讨会,针对重大、疑难复杂以及新类型等缺乏明确裁判规则或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的案件进行研讨交流。通过开展类案分析,充分发挥典型案件在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规范裁审自由裁量尺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双方已共同研讨交流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23起,进一步促进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讯员 段智恒 刘洁)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雁彬
3月14日,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由黄委正式对外发布。东平湖管理局申报的戴村坝、石洼分洪闸、黄河东银铁路银山车站旧址(黄河东银铁路文化展馆)3处水利工程文化遗产成功入选。[详细]
近期,全市各级妇联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暖“新”活动,着力解决“三新”领域妇女急难愁盼问题,为她们提供可感可及的关爱服务,助力新领域妇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暖“新”活动10余场,受益妇女500余人。[详细]
近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第三批)》,位于宁阳县伏山镇的国能宁阳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低真空循环水供暖项目成功入选。[详细]
26岁小伙在泰山陪爬一年赚30多万,这是最近社交媒体上的一则热门话题。这让“泰山陪爬”再次引发讨论。[详细]
3月14日,2025年泰安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第二届“放心消费齐鲁行”泰安站展示活动在肥城举行,活动现场还为泰安市首批消费维权服务站和肥城市优化消费环境共建单位代表授牌。[详细]
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重点任务,聚力攻坚,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