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近年来,新泰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坚持“四源”联防、“ 四源”联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新跨越。
紧盯工业源,统筹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围绕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紧盯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源治理,统筹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开展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坚持把脉问诊和帮扶到底的原则,破解技术难题,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主动治污,化解企业环境违法风险,切实全面提升企业的污染治理及精细化管控水平。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指导重点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督促完成工业污染排放深度治理10家,排查锅炉窑炉企业19家,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8项,立案处罚企业1家,排查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家数89家,全部进行原辅材料源头替代36家,部分替代的2家。
紧盯移动源,建立长效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对企业、工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多次检查,严格执行低排放控制区,要求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杜绝身份不明,未编码、冒黑烟的机械入场作业。加大重型柴油车环保管控。对各机动车检测机构进行交叉检查,问题严重的机构责令停线整顿,对有关责任人员要求进行经济处罚规定期限内将各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整改报告及整改情况资料上报,各项问题都已整改完成。实行机动车检验与维护(I/M)制度,形成闭环管理。 加强联合执法。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形成链条式监管制度。常态化开展重点工业企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持续开展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
紧盯扬尘源,抓好扬尘精细化管控。开展扬尘治理提升行动。实行施工工地清单化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十个百分之百”“四员”管理等制度要求,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和监管力度,共检查60余个建筑工地,发现裸露土地覆盖不到位、围挡破损、冲洗设备不运行等问题点位200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开展城市清洁行动。重点提升国省道、县乡道路、城乡接合部等各类道路清扫效果,城区主次干道全天清扫,清扫保洁率达95%,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规范管理渣土车。严格落实渣土车在施工工地“三不出场”规定。对渣土车密闭不严、带泥出车、沿路遗撒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紧盯生活源,做到全方位和立体式监管。开展散煤集中整治行动。印发管控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保障清洁煤供应,落实劣质散煤管控长效机制。组织联合检查组,巡查督促禁燃散煤,现场向销售点业主讲解禁燃区政策,并发放《关于全市严禁销售使用劣质散煤的通告》,责令劣质散煤销售商家限期整改。检查组共查处散煤销售点4处,已全部清理完毕。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正面宣传、反面曝光有机结合,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时段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采取“高空瞭望+网格巡查+快速处置”等手段,严格落实乡、村两级网格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秸秆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多渠道消化秸秆。集中整治餐饮烧烤油烟。集中优势执法人力,全面查处两城区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进行露天烧烤行为,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业户依法立案查处,责令限期整改。
(通讯员 王燕燕)
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为持续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现将近期查处的4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详细]
据预测,2024年黄河流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汛期黄河流域中下游降雨较往年同期偏多2至3成,干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支流大汶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气候的“新常态”导致洪涝灾害的“非常态”风险持续加大,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详细]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泰安11家单位入选。[详细]
今年以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有4项工作纳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许可“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日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简单变更免申办。[详细]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我市获批项目113个,通过率54.3%,高于以往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居全省前列。[详细]
2022年,泰山景区启动蕨类植物本底资源调查,截至目前,新发现13种蕨类植物新记录,至此,泰山的植物种类总数达1627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