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李汶
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依托山区“立体空间”优势,深耕产业发展沃土,找准产业“症结”,开出破题“良方”,点线精准“落针”,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无缝衔接。2014年亓家滩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实现全村脱贫,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35万元,奋力谱写了“党旗红、山水绿、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泰山篇章。
在发展模式上描“图”布“点”,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以生态经济作为发展主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把“布线点”放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上,全力破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难题。布合作社带动“高点”,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成员200余人,合作基地面积800余亩,科学指导农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实现产业增收。丰富经营业态,新增林果种植、新种繁育、鲜果销售、产品加工、旅游餐饮、民宿培训等接待服务。搭建技能管理经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农户种植能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运营管理,将产业化零为整,统一品牌,严控果品,稳定价格,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布农村电商销售“新点”,利用媒体、微信、网站等多渠道将农业产业引入“互联网+”时代,实现特色果品从田间到舌尖最短销售距离。选拔村内年轻党员、知识青年组建“电商服务队”,广泛培训推广“互联网+销售”技能,让每家每户都有“网红”“流量”和“销量”,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一张电商销售的大网。2021年,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李丰通过支部书记直播带货、村民网上直销、合作社整体推荐等形式实现网上销售30余万元。布乡村旅游发展“深点”,以“不老乡村”为主题,新增环湖观光带、户外露营地、石屋民宿、特色美食、研学基地等旅游项目,积极打造原生态沉浸式乡村特色旅游,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吸引市民近郊自驾游,享受果品采摘、休闲娱乐、民俗美食等,引导游客“走进乡村、放松心情、回味从前”让亓家滩村“有亮点、记得住、留得住”。2021年亓家滩村接待游客达10000余人。
在资金扶持上对“点”放“线”,增添产业发展动力。找准产业发展短板,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优势,把“放线点”放在“扶贫+整合+信贷”的资金扶持上,重点对猕猴桃采摘、艾草加工、绘画写生等进行扶持,全力破解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放扶贫衔接“准线”,投资96万元建设绘画写生培训基地,用于培训、团建、会议接待,年收入11.6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为贫困户分红16.5万元;投资51万元建设艾条加工厂,用于艾条加工包装、艾灸体验、泰山艾文化传承,年收入6万元,累计为贫困户分红1.8万余元;投资55.6万元修建旅游观光道305米,美化绿化道路;投资50万元修建生产路820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投资170万元新建150亩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采取高海拔山坡地棚架栽培模式,优化栽培管理结构,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放项目整合“大线”,投资210万元修建“四好农村路”3公里,实现村内道路“白”变“黑”;投资3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改善山体生态环境;投资85万元维修加固青山水库,消除防汛安全隐患;投资77万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聚焦群众需求提升村民幸福感;投资25万元打造乡村振兴主题展馆,提升文化振兴氛围;投资30万元实施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美化亮化村居环境;投资47万元新建生态停车场1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放金融信贷“快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战斗力,组织凝聚分散农民、集中整理零散土地,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贷款对象,积极对接金融信贷,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好“齐鲁富民贷”等金融信贷政策,截至目前,已完成全村202户的授信工作,并协助3户种植大户完成信贷签约,申请资金30万元,助力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在产业提质上瞄“线”落“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把“落针点”放在“品牌+技术+质量”的产业发展要素上,重点对产业品牌创建、种植技术推广、产品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落品牌创建“响针”,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册艾草品牌“亓小艾”、猕猴桃品牌“亓异果”及分支品种红心猕猴桃“印心红”、绿心猕猴桃“未了青”,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统一宣传销售,利用品牌策划,让亓家滩村的农产品转化为响亮的品牌商品,有效稳定市场价格、提升产品品质、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增产增收。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承办了泰山区猕猴桃采摘节及合作社产品展示会,打响了产业品牌。落技术培训“实针”,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市林科院果品专家技术优势,聘请教授团队为合作社长期担任技术顾问,山东农业大学最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合作社试验推广,保证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常新,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合作社定期邀请山东省知名专家到合作社培训种植管理,提升果农专业素质。与果科所专家合作研究,推广猕猴桃棚架栽培管理模式,既提高采摘观赏性,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增产增收。落质量管控“严针”,依托合作社组织农户指导生产优势,实现“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种植,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种子,统一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购果品、统一组织农民培训,从而有力推动合作社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从种植到采摘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有机专用肥、物理防治技术,定期监测猕猴桃、大樱桃糖分及成熟度,确保把控果品品质,把每一位顾客都转化为“回头客”“产品的推广员”。
(通讯员 马红)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李汶
近日,2022年度泰安市重点实验室(第一批)建设名单公布。泰安市超(特)高压交直流互感器重点实验室(筹)等23家示范类重点实验室,泰安超高压新材料胶管开发重点实验室(筹)等21家培育类重点实验室正式开始布局建设。[详细]
2022年高考已进入录取阶段。为保障城乡低保家庭大学新生顺利入学,我市民政部门低保家庭本科新生救助全面启动。[详细]
立足激发大学生参军热情,吸引更多退役青年人才来泰留泰,近期,我市对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大学生退役士兵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升级出台了大学生士兵招聘政策2.0版。[详细]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4亿元,同比增长2.8%,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首位。[详细]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全面落实稳住经济、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相关要求,近日,泰安市民政局、泰安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文件,为我市7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详细]
7月起,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扩围实施,将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纳入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利用税收大数据全面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确保留抵退税政策全面覆盖扩围行业,充分释放退税新政助企纾困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