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李泽
今年以来,泰山区省庄镇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新型工业化”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区一号工程”部署要求,锚定目标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机器人制造三大链群,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镇。
靶向发力 强化优势产业链群
做大高端装备产业链群。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培优扶强骨干企业扩规提档。重点抓好投资10亿元、占地100亩的泰和电力高压特高压分接开关产业园项目,转化量产ABB德国技术产品和西电高压特高压分接开关,打破国外垄断壁垒,解决“卡脖子”技术。
做强现代食品产业链群。打造亚奥特特色产业链群。加快推进腾达文化中央厨房产业链项目,加强“种产储加销研”一体化经营,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良性互动。
做优泰山机器人产业链群。依托投资2亿元的泰山机器人创客工场和投资1亿元的中泰康智2个项目载体,引进极创机器人移动底盘、眸视科技机器人软件研发、日本智能化康复设备等5家机器人研发制造公司,实现“工用、民用”机器人硬件更成熟、软件更配套、领域更广泛,形成泰山机器人产业链群。
招大引强 深化数字经济赋能
植入新型工业“大脑”。加快推进东华泰安工业4.0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业4.0云服务协同制造平台、工业4.0研究院、信创生态适配中心等项目,为全市传统工业私人订制“数字智慧模块”。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知识产权300余件,成果转让收益5亿元,可实现税收5000万元。同步加快易和软件、同舟软件等项目对接洽谈,尽快签约落地。
引进新型工业“总部”。加快推进国家级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划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泰山分中心、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山分中心、零碳展示交流中心、未来建筑体验中心,打造新型工业“一地四中心”研发总部。链接中泰云智项目,实现研发成果就地转化,打造“东部新城高端智造新高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加快推动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国物流集团区域总部等项目签约落地,实现总部经济新突破。
建成新型工业“蜂巢”。年底建成运营投资20亿元的双创中心,正式启用泰山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科技产业园,引进500强上市企业1家、北上深电子信息企业20家、生物医药企业15家,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打造全市首家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关联产业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创新机制 优化闭环服务保障
专班推进落项目。成立项目推进专班,严格落实三张清单“三色管理”制度,对所有项目一周一碰头、一月一梳理、一季一通报,压实责任,高效推进。
硬件配套优环境。投资1亿元改造提升工业园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外部环境。
贴心服务当秘书。优化充实60名“企业秘书”,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靠上解决手续办理、市场开拓、政策争取等难题。探索建立“校地企”产学研人才联盟,打造引才、育才、聚才和成果转化平台,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通讯员 刘文)
初审编辑:李汶
责任编辑:李泽
今年,泰安市将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列为2022年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工程之一,稳步推进双龙路改造、谢过城街一期改造和环山路东延二期等道路工程。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东部泰城路网,提升群众出行体验,为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稳健的城建基础。[详细]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试点单位名单,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是泰安市首批入选单位。[详细]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泰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2022年一季度泰安市工业用电量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增速列全省第5位;工业税收28.3亿元,同比增长6.8%;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列全省第7位。一月以来,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持续深化,重点[详细]
一季度全市在库工业技改项目39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3个,项目数量增长51%,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6%,比上月提升16.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详细]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要求,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将于5月7日至8日进行。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确保疫情不影响考试、考试不传播疫情,泰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泰安市2022年普通高等教[详细]
请与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有接触或轨迹重叠的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属村居或社区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对隐瞒不报或不落实相关措施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