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孔维飞
“我们大辛庄辛氏祠堂修缮保护工程是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动工的,预计投资88万元,主要是对祠堂、东西耳房、前厅及院门等文物建筑进行修缮,目前施工进展顺利。”肥城市安临站镇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辛显宁说。
辛氏祠堂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大辛庄村中心东北处,属于泰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810平方米,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祠堂、卷棚、耳房和大门组成。由于年代久远、维护不及时等多种因素影响,建筑出现墙体开裂,祠堂与东耳房出现了不同程度漏雨,导致文物价值受到损害,亟待修缮。为帮助文物重现原貌,安临站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对辛氏祠堂进行修缮,切实让文物焕发恒久光彩。
据了解,安临站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历史遗迹弥足珍贵,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经过多年文物资源调查整理,截至目前,经逐级申报,境内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泰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这些文物资源承载着安临站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灿烂文明,是坚定群众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丰厚的文物家底和大量系统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使镇域文物保护利用的力度不断拓宽。
在安临站镇大董庄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拱桥,曾是通往邻近县域的必经之路,故名“万便桥”。因多方面影响,桥体八字墙受损,安临站镇大董村立足全镇“两带、三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发展规划,结合红色文化古村实际,村集体自筹资金9万元,对村内万便桥进行保护性维修,让古桥重现生机,促进安临站镇历史文化遗址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来安临站镇东陆房村参与研学的学生和前来打卡的游客源源不断。为保护革命文化遗产,传承红色基因,东陆房村投资120万元修复打造战地医院及东陆房乡村记忆馆,丰富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形式,自开放以来,举办各类活动30余次,吸引参观群众2000余人次。为让文物进一步活起来,镇村两级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不断扩大文物的传承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革命文化遗址转化为增收致富的文旅产业,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保护好,利用好安临站镇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保护者,让更多文物古迹、革命旧址等释放出文化的正能量。”安临站镇党委书记王开军说。
(通讯员 陈肖艳)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孔维飞
12月1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发布会,介绍泰安市企业家培育和企业家服务相关情况。[详细]
12月11日,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泰安税务局六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泰安民营企业50强榜单》,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榜上有名。[详细]
2023年度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泰安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达128.62点,同比增长6.31%,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综合实力。其中,驱动力是拉动总指数持续攀升的“主引擎”,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4%;产出力效益渐显,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2%;原生力稳中有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详细]
泰安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0日12时30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我市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由于气温较低,降雪地区将产生对交通有影响的积雪和道路结冰,请注意防范。[详细]
12月7日,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泰安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有关情况并就该条例的贯彻实施进行动员部署。[详细]
近日,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度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名单,泰安市5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第5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