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肥城市安驾庄镇守护乡村传统文化之“根”

2023-11-15 14:18: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穆姝琪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肥城市安驾庄镇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独特优势,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让地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锔艺艺人正在锔碗(穆姝琪 供图)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艺。在民间,锔瓷匠人又被称为“锢炉匠”“锢炉子”“小炉匠”。过去,马路上、胡同口,常常听见他们响亮的吆喝声。如今,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但这项手艺,在时代发展的浸润下,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其中的尚氏锔艺,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五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让千万件“老物件”重获“生命”。

  “这是金刚钻,把它绕到拉弓的弦上,然后拉弓,就可以在要修补的瓷器上打洞。”他叫尚乾坤,今年80岁,是尚氏锔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从事锔艺六十多年以来,一件件破损的器具,经过他的手修复后,又焕发出“新生命”。

锔艺艺人尚乾坤正在修碗(穆姝琪 供图)

  锔补有讲究,急不得。修补一件器物需要先摸底,观察破损程度、材质和年代,然后再开始锔补,清理、找茬、对缝、捧瓷、设计、打孔、上锔、锻制、镶边、做件、包口、雕花、刻字、封漏……每一步骤都充分体现了祖先变废为宝的匠心智慧,展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朴素内敛的优良传统。

  尚氏锔艺所在的肥城市安驾庄镇,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镇。当地百姓有着悠久的饮茶习惯,嗜茶好古,从而发展到对饮茶器具的喜爱和讲究。尚氏家族以红炉起家,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这是后来锔瓷技艺发展的技术基础。目前尚乾坤依然保持传统工艺,影响到山东及周边省市。近年来,尚乾坤受邀到外地传艺表演,参加各种非遗博览会和展示活动,外地慕名者纷至沓来,影响日益广泛。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非遗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凸显。尚氏锔艺不单是一个产业品牌,更是一张文化名片。“非遗和乡村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非遗对于乡村振兴不是单向的助力,而是彼此赋能、相得益彰。”安驾庄镇党委书记杨仁峰说:“一方面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为乡村振兴提供助推力,另一方面非遗本身就产生于乡村,其根就在乡村,乡村的发展也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通讯员 穆姝琪)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孔维飞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