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孔维飞
解决好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是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开展“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着力在建强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精准服务和促进就业创业上下功夫,帮助退役军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实现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的“两个满意”。
着力打造家的服务氛围
健全基层服务保障体系。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市、镇、村三级建成63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市镇15个服务中心(站)一次性通过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创建验收,高标准打造服务对象100人以上的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6家,打通了解决退役军人政策落实、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浓厚热烈的返乡拥军氛围。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前与部队对接,第一时间到泰安高铁站迎接退役士兵,在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集中欢迎仪式,披绶带、戴红花、唱军歌,赠送政策包,参观思政教育基地并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上返乡“第一课”,2021年200余名退役士兵享受到家乡人民的礼遇,营造了“一日当兵,一生光荣”的尊崇氛围,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主动性。坚持常态化联系服务。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86名工作人员与356名烈士遗属等重点服务对象“结对子”,每季度定期开展沟通联络;每年普遍走访所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联系卡3.6万张,结交朋友、谈心交心,做到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相结合、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相结合、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相结合,及时掌握思想状况,宣传政策措施,主动做好教育引导,有效推动政策落实。
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精准服务
集中式报到。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接收、审核、反馈退役士兵档案226份,结合返乡进展及疫情防控需要,确定“集中进行、分时报到”方式,通过短信、微信等点对点向退役军人推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道,既方便服务对象,又保证防疫工作安全。一站式办事。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人武部、人社局、医保局等部门在肥城市退役军人服务大厅开设八个服务窗口,“流水线”式办理保险转接、预备役登记、党组织关系接转、技能培训报名等业务,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半小时,构建起“一个场所办公、两套专线保障、多个窗口办理”的新服务格局,2021年集中两天时间为209名秋季自主择业退役士兵一次性办完报到手续,真正让退役军人“少跑腿”。精准化服务。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准采集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信息数据,投资60多万元规划建设档案基础设施,开发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系统,依托查询平台、纸质档案、信息台账、尊崇卡片四大载体,做到了市镇有名录、镇级有档案、村级有台账、家中有联系卡,实现档案利用信息化、基层检索直观化、人员管理动态化。肥城市退役军人局被评为“2020年度山东省档案工作管理先进单位”。
着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因地制宜适应培训。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两期适应性培训班,组织156名退役士官集体参观数字党建中心、城市数字底座等项目现场,了解肥城发展前景,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在线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心理辅导调适、职业规划辅导、创业经验分享的同时,率先开发退役军人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储备698门课程资源,全面引导帮助年轻退役军人走好工作转岗、事业转型、人生转轨的关键一步。因人制宜技能培训。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牵引,针对退役军人自身特点、就业创业培训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设置受退役军人欢迎的中短期培训项目。签约泰山技师学院、鑫桥驾校、清华培训3家培训机构,向广大退役军人提供22项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已签约培训90人,强力推动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力量转化。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构建以孵化基地为平台、创业培训为支撑、政策扶持为保障的创业扶持体系,依托“四区四园”产业布局,在泰安市率先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吸纳100家优秀军创企业,挂牌退役军人就业签约单位60家,选聘7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培育军创企业131家,发放创业贷款3593万元,激发了退役军人创业动能,助力肥城经济发展。
着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9家招聘企业、8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供就业和招生岗位300余个,涵盖电子商务、机械工程、养殖技术、森林消防、电力施工等多个行业,多层次、全方位满足退役军人就业需求,105名退役士兵现场签订就业意向书,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退役军人就业需求有效对接。构筑递进培养阶梯。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省率先开展退役军人递进培养工作,严把“选、育、用”环节,畅通“优秀退役军人—党员—村干部—支部书记”晋升渠道,既解决了村级组织人才匮乏的问题,又解决了退役军人回乡建功、享受尊崇的问题。肥城市纳入培养范围的退役军人343名,在今年村级换届中,新培育兵支书53人、农村致富带头人151人。发挥兜底保障作用。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先进管理单位、先进个人“双创”活动,定期对用工情况“回头看”,完善岗位管理长效机制,新开发专项公益性岗位217个,联合财政、纪检等部门审核,公平公正公开进行选岗,帮助符合条件退役士兵实现再就业。
(通讯员 段国栋)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孔维飞
前三季度,泰安市公有制经济支撑作用显现,公有制经济实现营业收入756.6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12.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4.3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财政局精心谋划、强力推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筑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实基础。[详细]
推进移风易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民心,泰山区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将“勤俭节约”和“厚养礼葬”的文明新风根植居民心中。[详细]
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评价结果出炉,经集群(平台、基地)自主申报、市审核推荐、省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山东济南市中(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等10个集群列集群综合评价前10位,可分别获得省级财政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详细]
为扎实做好全省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健全取暖问题反馈响应机制,自今日起山东省全面开通中小学校取暖工作热线电话。热线电话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人值守,负责全面受理投诉、举报并解答咨询等工作。热线电话受理时段为工作日8[详细]
11月1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泰安市深化林长制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山东省林长制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泰安市林长制改革工作做深做实,市林长制办公室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