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梯门镇:小合作社带起农业大版图

2022-04-01 08:5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庆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杨庆国 东平报道

  阳春三月好时节,春耕备耕正当时。近日,在东平县梯门镇陈楼村的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数十名村民正在熟练地进行紫薯播种作业。

育苗大棚内村民准备开始播种(记者 杨庆国 摄)

  “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紫薯推广、品种改良以及紫薯供、产、销一体化和技术咨询服务。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山东、辽宁、内蒙古、安徽、河南、云南、广西多地,带动全国各地数十家合作社、农户增收,解决了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社年创经济效益500余万元。”东平县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广清说。

  104个大棚、70多亩地……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不起眼”合作社,撑起了两万余亩土地的紫薯种植,带动了近千名农民增收。抱着一探究竟的心理,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实地探访。

  白手起家,成功创业。2007年,韩广清承包了梯门镇李所村8亩多土地,从济宁农科院购买了优良紫薯苗,当年就获得大丰收,收获了数万斤。一时之间,韩广清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种植大王,不少种植大户和村民都来打听,想订购他家的种子。看到如此旺盛的需求,韩广清决定自己育苗,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

在育苗大棚劳作的村民(记者 杨庆国 摄)

  2008年,韩广清成立了东平县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紫薯价格暴跌,跟着韩广清种紫薯的农户十分恐慌,为了不让大家吃亏,老韩毅然决定,依照原价收购农户手中紫薯,自己承担了所有风险。“虽然最后所有紫薯都卖出去了,但我自己也赔了20多万。”韩广清说。

  尽管经历过挫折,但在不断的实践中,韩广清探索出一套“育苗+种植+收购”的经营模式,通过与周边村、乡镇、区县农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带动紫薯种植,并提供全程性技术指导,待紫薯成熟后以固定价格进行回收。

  紫薯收购价格是多少,除去工钱和成本,剩下的都返给种植农户。另外,韩广清还和农户定了保底价,确保农户不赔本。凭着“诚信经营、实在做人”,东平县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韩广清打响了名气。合作社的销售范围也从山东临沂、烟台、威海、日照扩大到内蒙古、辽宁、广西、云南等地,供应种植规模也从几千亩到了现在的2万亩。随着供应种植规模的不断增大,育苗基地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地上的用工也越来越多,带动了更多周边村群众就业。

覆盖好地膜的育苗大棚(记者 杨庆国 摄)

  “基地主要育苗时间是2月到6月,日常用工有50多人,到了剪苗销售期能达到100多人,覆盖周边十几个村庄,平均每人年增收10000元。”金秋特种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冯玉国介绍到。

  “在这里干活挺好的,忙的时候就半年时间,其他时间还能干点其他活。再加上家里土地流转的费用,一年差不多有个两万元的收入。”在育苗基地务工的陈楼村村民薛吉苓高兴地说道。

  梯门镇陈楼村党支部书记陈召田说:“合作社来了,就是我们陈楼的‘村民’。我们流转了土地,帮着招工,提供水、电、路等便利条件。合作社也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让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互利共赢。”

  看着发展越来越稳定的合作社,韩广清又谈起了他的下一个梦想,准备在给家乡引进一个紫薯加工厂,真正实现供、产、销一体化,让家乡更多农户受益,让合作社带动的版图越来越大。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李童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