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蓬波
残疾人在新泰市果都镇“如康家园”进行辅助就业。(张丽 供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通讯员 张丽 新泰报道
“多亏了新泰市残联,让我们有机会能听到孩子叫的第一声‘爸爸妈妈’。”提及新泰市残联开展的工作,市民刘先生内心的感激难以言表。在残联的帮助下,刘先生患有感音神经性聋的女儿接受了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并叫出了第一声“爸爸妈妈”。
2021年以来,新泰市残联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残障群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原则,着力解决残疾人服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将保障残障群体合法权益、为残障群体创造幸福生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中之重,切实为残障群体谋福利。
为天使护航 让孩子重拾多彩童年
刘先生一家已经是今年以来新泰市残联救助的第317个家庭,近年来,新泰市残联已经帮助了数百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
2021年以来,新泰市残联更是高度重视残疾儿童救助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救助资金473.23万元。截至目前,506名0-17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了康复救助,其中机构内集中康复救助460人,“机构+社区+家庭”救助模式29人,低视力儿童17人;申请人工耳蜗4例,目前已手术2例;为60名肢残儿童适配矫形鞋。真正做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率达到100%,并做到随时申请随时参加救助,确保一个不落,在残疾儿童保障方面实现了由“生存型”向“生活型”的提升,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面实现了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
每一个残障儿童都是折翼的天使,新泰市残联用心用情去关注关爱残障儿童,通过康复救助帮助他们重新感受这个世界上的色彩、旋律,帮助他们回归童真,重新起航,健康成长。
残疾人在果都镇“如康家园”辅助就业。(张丽 供图)
为家庭减负 让家人重回工作岗位
“以前我在家里,俺对象得伺候我,她啥也干不了,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自从来了‘如康家园’以后,俺对象白天就能去厂里上班了,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近日,得益于新泰市打造的集康复、辅助就业、日间照料、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如康家园”,果都镇村民崔玉龙的生活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崔玉龙今年47岁,是肢体重度残疾,大儿子刚刚参加工作,小儿子还在上学。以前,妻子杨洪娥需要一整天在崔玉龙身边照料他。现在,崔玉龙在“如康家园”里,从休闲娱乐到饮食,再到康复治疗都得到了全面的照顾,妻子也放心回到了厂里上班,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家庭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
为给残疾人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新路径,今年,新泰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从残疾人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通过“如康家园”品牌效应,延伸助残服务的触角,把更多优质服务送到残疾人手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模式,新泰共建设完成“如康家园”4家,60余名残疾人入住。
果都镇“如康家园”内残疾人在接受康复治疗。(张丽 供图)
在果都镇“如康家园”,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看到,这是在敬老院基础上,实行改扩建,实现与养老服务机构共建共享、同步运营。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这里还开创了智能化服务模式,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残疾人每天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服务项目,通过拨号和对讲系统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根据系统中显示的残疾人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服务,达到订单式管理和菜单式帮扶的高度融合。巴掌大的呼叫键拉近了残疾人家庭与“如康家园”的距离,为残疾人家庭带去了大大的便利。
果都镇“如康家园”中的残疾人正在下象棋休闲。(张丽 供图)
为残疾人解忧 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在家里待久了无所事事,还需要家里人照顾,久而久之觉得自己就像与社会脱轨了一般,‘如康家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娱乐的场所,还为我们提供了辅助就业岗位,多少能挣一点,补贴家用的同时,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记者来到新泰市果都镇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看到,陈芳英正在和其他残障人士一起进行太空泥包装工作,她是下肢重度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如康家园”专门为他们联系了操作简单的手工活。
在果都镇“如康家园”,像陈芳英这样的残疾人还有30多位,他们的情况相似。据果都镇“如康家园”负责人陈怀峰介绍,为了帮助残疾人重新找回自我价值,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在前期了解残疾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对外联系技能培训和手工零活,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再就业。
“一般每天3个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每个月能拿到四五百块钱,对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份额外的收益,对他们来说也可以通过手工劳动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更好地调整心态,大胆地融入社会。”陈怀峰说。
为给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新泰市专门制定“接待服务——签订协议——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服务——转介服务”等5项服务流程;出台“督促精防医生履行职责,确保精神类药品的存放安全”等7大服务内容。残障人士可以通过辅助就业参与劳动,也可以在休闲室进行棋牌娱乐、在康复室接受康复训练,到了中午,直接在“如康家园”用餐休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共同劳动、共同娱乐,走出了家门,打开了心扉,回归了社会,拥有了一颗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虽然他们都是残障人士,但记者在果都镇“如康家园”,感受到的却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通过‘如康家园’这种模式,让残疾人群体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也分担了残疾人家庭的护理压力,从而真正起到‘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作用。”果都镇残联主席郭霞说。
而在孙村社区“如康家园”,记者看到,这里引入新泰市玉氏鸿叶服装培训学校、鲁绣联盟、玉叶制衣,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闭环式”服务,达到了辅助性就业项目兜底保障“如康家园”持续运营。
下一步,新泰市残联将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关注关爱社会残障人士群体,用心用情做好社会残障人士群体的关怀服务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切实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更多的残障人士家庭带去温暖与希望。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蓬波
近年来,泰安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作为制造业的脊梁,装备制造业更需继续修炼科技创新“内功”,实现转型升级。[详细]
近期,国内疫情整体平稳向好,为确保职工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落实,报经市委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拟于12月1日起逐步恢复泰安市工伤、因病或非因工伤残职工劳动能力现场集中鉴定工作。[详细]
据泰安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泰安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3.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3.1%,增速居全省第2位。[详细]
11月27日,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泰安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详细]
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促进解决泰山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障南水北调干线水质、推进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审计厅日前启动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审计调查,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以建设项目为依托,以生态效益为导向,助力[详细]
11月25日,上海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江苏徐州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浙江杭州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疫情传播链尚不明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泰安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