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培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培松 石智飞 曹文倩 宁阳报道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东疏镇在深入实施“万树村”基础上,推出“万树一品、夺旗跃升”工程,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跨五跃十”发展。
近年来,东疏镇依托苗木产业,以“调优一产、培育二产、激发三产”为抓手,深挖“两疏故里”历史底蕴,打造“十八黄茂”乡村旅游综合体品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来到东疏镇刘茂村,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整齐的树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绿,四处弥漫着悠然的田园气息。刘茂村以苗木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苗木技术人才,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
如今,刘茂村发挥产业优势,提出传统的绿化观赏向食、药发展,进行苗木产业二次创业,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论证、效益分析,决定在原有苗木产业的基础上发展高附加值的皂角产业,以寻求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再次跃升。
刘茂村以村集体名义整合流转了260多亩地,建起了食药赏特色苗木示范园,种了上万棵皂角、芍药和牡丹。为推动皂角产业链建设,刘茂村还设立了食药赏产业党小组和合作社,专门负责园区运营管理。
“皂角不像种水果、粮食需要大量精力去管理,而且它全身都是宝!皂角树可以用作观赏,皂荚可以制作肥皂,皂刺、皂角树皮可以入药,皂角米可以食用,这样它每亩的收益比平常苗木多出3000元以上。”说起皂角产业,刘茂村党支部书记刘道令信心十足。
好的产业群众都支持,最终受益的也是村民。贫困户荣右莲和老伴有几亩耕地,老伴身体不好,庄稼地里的活干不了,还需要一直有人照顾,说起这些,荣右莲眼眶湿润起来。
后来,荣右莲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每年每亩能分得一千多元。土地流转后,荣右莲到了村里的苗木基地上班,每月有了一千多元的工资收入。“土地流转、家门口打工让我有了收入,心情也好了,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说起变化,荣右莲脸上泛起了笑容。
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刘茂村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首先从修建道路、硬化巷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投资10多万元率先对中心大街两侧的十几处违章建筑进行了清理,彻底整治脏乱差,并将村内荒片全部收归集体进行绿化。以“记忆·传承”为主题,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两处“清代民居”进行了修缮。投资40多万元建设刘茂牌坊,修建休闲凉亭和长廊,使村民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刘茂村的发展只是东疏镇的一个缩影。东疏镇借助苗木产业优势,围绕“万树一品、夺旗跃升”工程,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扶贫产业发展之路,保障村集体与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下一步,东疏镇将强化党建统领,牢牢植根人民,聚力乡村振兴,推进产业融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民共建“富裕美丽幸福新东疏”。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培松
7月15日,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告全市法院悬赏执行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发布涉16起案件23名被执行人悬赏公告。[详细]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载体,水在生命的存续和变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市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汇集了柴汶河、瀛汶河、牟汶河三大支流的大汶河,再现白鹭成群的自然生态[详细]
我市将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报告等论证材料合并为“水影响评价报告”,率先在全省实行水影响评价综合审查。[详细]
7月13日上午,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拉开帷幕。据市教育局统计,今年我市共有109714名考生参加考试, 其中毕业年级61275人、非毕业年级48439人;共设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考区33个考点3675个考场。[详细]
泰安市气象台2020年7月13日16时00分发布“中考”天气预报。预计中考期间(7月14日至16日),泰安市天气以多云间阴为主,15日至16日有分散性阵雨,无35℃以上高温天气。[详细]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专利、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电子化办理工作指引(试行)》的通告,将泰安市列为全省首批两家推行知识产权(专利、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电子化办理的窗口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