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赵德健同志把他的新著《用脚步丈量民情》送给我。这是他担任东平县委书记以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手记的摘编。仔细翻阅,感慨良多。
德健同志长期担任东平县的主要领导职务。特别是任县委书记后,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倾注了很多心血,用大量时间走村入户调查研究,倡树典型,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难能可贵的是,德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自己的调研过程、心得收获认真加以整理,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思想观点。这本集子,是他部分下乡日记的结集。从这些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文章里,读者可以更好地触摸到、感受到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心系群众念兹在兹的深厚感情和宽阔胸襟。
用脚步丈量民情。德健同志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毕业于农业大学,与农村、农民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从市直机关到县里任职特别是到东平后,他在把握全局的同时,始终把心头的牵挂放在农民群众身上。他每年至少走访100个村,几年下来,全县的乡镇村庄、田间地头、山坡湖畔,留下了他调研走访的身影。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使他准确把握了农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思所盼,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能干事、有作为的村“两委”硬班子,找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路子和农民致富典型,为指导全县面上的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和重要的启示,也为县委班子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搞调研推动发展。德健同志搞调研,把深入了解情况和具体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每到一地,他先是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干部群众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提出办法。由于眼界宽、信息广、思路活,他提出的意见往往让基层的干部群众茅塞顿开,找到了致富发展的路子,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譬如,对贫困村的边角经济、富裕村的转型发展、平原村的土地流转、山区村的特色产业、沿湖村的水产养殖、少数民族村的传统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品牌农产品的培育、传统文化遗存较多的村庄发展旅游等,他都有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使众多的镇村和农户受益匪浅。对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治安等民生问题,他都深切关注,经常作专门的调查走访,推动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办了很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选好用好村支书作为农村工作的“牛鼻子”,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村支部建设水平。“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经过他和同事们的积极努力,越来越多的村“两委”正在逐渐成为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倾真情服务群众。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德健同志这本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始终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试金石。我们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德健同志在县委主要领导岗位上,努力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亲力亲为,真抓实干,视群众为父母,为群众谋福祉,让广大群众从一件件困难和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架起了党与群众的“连心桥”。应该说,德健同志深入实际、倾情服务群众的做法,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
密切联系群众,与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调查研究是工作的基本功。经验出自基层,智慧来自群众。向群众求方问计,靠群众支持支援,我们就能获得事业发展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城里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就是这个道理。伴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必将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更加自觉地根植于群众,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同时,也愿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更好地兴起调查研究之风,从而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健的这本书为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材料。
另外,该书文风朴实、简练、清新、活泼,绝少八股气,读来引人入胜,也是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