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省庄镇贝家庄村:养殖种植撑起精准扶贫“致富伞”

2020-03-19 18:4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王小涵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全国人民齐心战“疫”、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贝家庄村积极做好防疫工作,一手抓春耕备耕,一手抓疫情防控,保障村扶贫项目顺利开展。

  3月19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贝家庄村东蕈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菌菇培育基地看到,一排排菌包整齐地摆放在大棚内,两名村民正在棚内采摘平菇。记者了解到,贝家庄村食用菌培育基地于2018年建成,为扩大规模,2019年增建大棚两座,主要从事大球盖菇、平菇、天花、榆耳的种植及菌棒的培育工作。贝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袁国晶介绍,蘑菇生长的最佳时期在12月份到次年5月份之间,十几天就可以长成一茬,每个菌包能长三、四茬。目前,村内食用菌的年产量可达到3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2万元。

  贝家庄村和林科院进行合作,由林科院的专业人员提供菌种,村内再根据情况选择相应能力的人从事菌菇培育工作,目的是为了扶持村里的贫困户以及劳动能力有限制的村民,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村子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人吸收到基地务工,对不能参加劳动的贫困人口,年终支付不低于财政专项资金10%作为收益用于贫困户困难救助,实现村级巩固脱贫,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除了食用菌培养基地,贝家庄村的特色扶贫项目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已十分成熟。贝家庄采用“村+企业”的脱贫模式,与泰安市本地企业进行合作,用村里财政扶贫资金购买成年母羊并委托企业代管养殖,养殖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按年度以合同要求向村委返利,村委将返利收入用于村级脱贫及帮扶贫困户脱贫,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实现双赢。目前,村里养殖的小尾寒羊有一千余只,通过农畜销售年收入可达160万元左右。袁国晶说:“我们村靠近方特、电校等企业,村子里的人外出务工较为方便,大部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满足。但村里仍然有些缺乏外出务工能力以及困难村民没有收入,食用菌培育基地和小尾寒羊养殖基地两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帮助这些贫困户而开展的,就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也能有收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贝家庄村共有贫困户11户17人,2017年底已全部实现脱贫。今年,贝家庄村新上乡村旅游冬暖式智能温控大棚种植项目,建设智能大棚5个,种植西红柿等作物,重点发展采摘等农业观光旅游,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下一步,贝家庄村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深加工路子,因人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实现精准扶贫。”袁国晶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汶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