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

春节“村堵”成被转移的城市病 专家建议早治理

2016-02-15 09:19:00 作者:梁波 李东阳 周洪攀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村堵

      看似路的问题实则人的陋习

      “村堵”的造成,在一线执勤交警眼里,有部分原因与开车人习惯有关系。

      据交警观察,车到了村道上,或许是因为没了电子眼,也没了交警盯着,开车人的各种陋习开始显现。比如路上随意掉头、靠边随意停车、行驶时随意超 车插队、与来车互不相让“耍性子”等等;同时,回家有6口人,开两个车即可,有些人却要开三至四辆车,到家了,又没有停车位,于是就哪里方便就停哪里。因 此,开车人文明驾驶,其实也能治“村堵”。村堵·防治

      治理潮汐式“村堵”主要看素质?

      成因探究

      道路问题路窄车多难免堵

      胡市镇,距离泸州城区9公里。胡市镇派出所分管交通民警张晓勇介绍,胡市镇究其堵车原因,主因是场镇道路太窄所致。从隆纳胡市收费站下高速后, 车驶往胡市镇方向,道路是6车道。不过,七八百米之后,便变成了两车道。“宽车道一下变成窄车道,车多了,肯定堵。”张晓勇说。

      交通恶习负面效应被瞬间放大

      三台芦溪是大镇,全镇人口超过5万人。芦溪中队中队长涂鹏说,春节期间,如果逢赶场天,芦溪场镇堵车已成“家常便饭”,致堵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在车流量超大的情形下,即使只有一次行人横穿造成的短暂停车,也很容易在经过若干辆车之后被放大成一次交通暂停。

      交通管理越往乡村警力越薄弱

      面对“潮汐式村堵”现象,芦溪中队将全部警力抽调到路上,先将横穿公路的行人劝导上天桥,同时拦截逆向行驶的车辆。当然,这样劝解与疏导,在进行了两个小时之后,随着人流逐渐散去,场镇交通也就逐渐恢复正常。

      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芦溪中队“全员上岗”,也不过11人,其警力在面对上万名路人和上千辆车的情形之下,显得相当单薄。

      防治招数

      “水马”隔离强制车辆各行其道

      在胡市走访中,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由于经常是高速下来后堵车,当地交警最开始用锥筒隔开,高速下来是4车道,另一面是2车道。这样最开始有一 定效果,但锥筒太轻,车辆可以撞开,慢慢就失去了作用。他们于是不断改进,今年,交警采用“水马”隔离,并在以前部分可以掉头地,设置禁止掉头标志,这样 才对堵车状况有所缓解。

      疏堵结合配备不同警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