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

价格战官降频发 汽车厂商刀口舔血

2015-12-22 08:51:00 作者:王晓鸥  来源:华西都市报
“闭着眼睛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回了,汽车行业正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跌至低迷,车市价格战在2015年爆发。

      “我认为车市萧条本质上是产能过剩,前5年汽车行业增速实在超乎想象,最少提前15年完成了1500万辆。”对此,知名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而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球60%的整车产能新建投资流向中国。从确定投资建厂到工厂投入运行通常需要3年周期,产能规划恰恰 在2015年前后集中得到释放,使得竞争进入白热化。另一方面,车市同质化产品过于拥挤,每一个细分市场中的车型,最能够直接体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并不是设计、动力、配置等参数,反而是“价格”。

      “车市并不如想的好,是无法回避的难题。而面对越来越重的销售压力,降价也就成了唯一选 择。”另一家成都4S店总经理也认为,对于没停息过的车市“价格战”来说,“官降”价格战选择此时开打,更多是一种姿态,是车企对车市“新常态”的认定。 “看着那堆积如山,还没卖出去的车,厂家和经销商谁会不着急?利好的当然只有消费者了”。

      4S店深陷生存困境

      而降价竞争最首要的目的,就是消化库存。2014年10月起,中国汽车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超过50%;今年5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双双下降,出 现车市15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6月,情况继续恶化,预警指数达到64.6%,比5月增加了7.3%,这是自2012年12月后首次出现月度同比下滑。加 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车市热度下降,汽车厂商在产能过剩局面不断恶化的同时,陷入了降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不过,用“官降”价格战赢得市场,反 而将早就处在销售竞速赛中割肉流血的销售终端——汽车经销商,抛在了进退维谷的十字路口,像成都这样并未限购的西部车市也被卷入其中。”如今,行业寒冬来 临后,变着花样推出促销计划,甚至优惠都已经到了7折,做了促销活动,与平时到店的人数差不多。“沿着成都机场路汽车商圈一路走下去,可以发现,如今几乎 没有一个品牌的单店能在销售上获取实质性利益,大多数都在力争保量,以便能从厂家获取一些费用。许多经历过前几年汽车圈“销售神话”的从业人员均表示,经 销商正遭遇巨大库存压力,即使是大型经销商集团都在承受资金链条的巨大考验。“销售的春天里,正是利润的寒冬。今年,‘官降’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经销 商来说,没有一天是过得轻松的。你能想象一个汽车销售集团半年的利润不到20万,还算不错的吗?”一位汽车销售集团总裁如此描述本地经销商的生存状况, “卖车不赚钱大家都心知肚明,都在咬着牙,看谁活到最后”。

      价格战一时消停不了,“越卖越亏,不卖更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8月中发布的数据显示:车市遇冷,今年上半年约有90%的汽车经销商亏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冉
棣栭〉<<123>>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