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

予墨:背离市场趋势昌河汽车能否走出困境

2014-04-04 15:54:00 作者:  来源:长城网

      昌河汽车从长安转投北汽的怀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昌河汽车几年来的,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未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或许还有更多的兼并重组。昨天第一财经日报的唐柳杨发表了一篇文章,《长安昌河分手内幕:“中国式重组困境”》,分析了昌河汽车为何会与长安分手,将更多的责任指向了长安汽车的激进和政府层面的拉郎配。今天笔者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昌河汽车的发展与困境 

      过去这五年,无论是被长安汽车并购前还是并购之后,昌河汽车严重落后于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有两个清晰的发展趋势,让昌河汽车显得力不从心。

      第一,微车已经逐渐被城郊消费者所抛弃。微车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份额,至今它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分市场。然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升级,让微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车需要。正因为如此,长安汽车在最近几年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上,在微车市场上仅以自生自灭的态度来应对。这样的大趋势,应该说是不可阻挡的,昌河汽车因为利益上的纠葛,将大趋势不放在眼里,这必然加速了昌河进一步与市场需求脱轨。

      第二,汽车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昌河汽车却只会吃老本。奇瑞汽车曾经以项目众多而被业界诟病,而昌河汽车却恰好与之相反,几乎几年都没有新车上市。如果说奇瑞汽车还在跟上市场的节奏不断调整,而昌河汽车则是躺在国企的温床里,只顾个别人的利益,而不顾企业的死活。

      昌河汽车没有新产品问世,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应该长安汽车的战略问题和昌河汽车自身的心态问题。

      与昌河汽车同时并入长安的哈飞汽车,这几年过得也是异常艰难。而长安汽车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似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将其变成长安汽车的一个异地工厂,为长安汽车生产产品。如果不牵扯到政府利益,这样的发展思路或许能够行得通。可是无论是江西省还是黑龙江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省内多年积累的汽车品牌,转而成为长安汽车背后默默无闻的工厂。长安汽车的战略,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它们的核心利益。如果长安汽车转变一下思路,将长安汽车的新车型以昌河、哈飞的品牌推向市场,在市场上与长安形成合力,那么它们的今天或许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站在长安汽车的角度,在其选派的领导层入驻昌河之后,就陷入了无止境的利益纷争中,昌河汽车并没有摆正自己的姿态,与长安汽车真正的进入合作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阳奉阴违。表面上对领导层恭恭敬敬,转过身去就开始骂娘,一旦有外界支持,立刻起身造反。昌河汽车的离职高层在给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分析失败原因时,给出了五条理由,没有一条是昌河汽车自身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转投北汽昌河汽车能否脱离困局 

      在昌河汽车转投北汽之后,昌河汽车似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北汽集团已经与景德镇市政府火速签署了一项5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产能的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目前也已经破土建设。然而,面对笔者以上提到的两个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所改变,那么昌河汽车的未来依然很难脱离困局。

      北汽这几年为了扩大销量,在微车市场还在做着不小的努力。但是,这与市场的发展并不符合。即使北汽给昌河汽车的微车给予支持,昌河在这一市场内又能有多大作为?

      北汽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全国各地并购建厂,目前的布局可谓是遍布全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北汽自主品牌自身也面临着产品线短缺的局面。和长安相比,北汽现在的自主品牌更慢,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具有不稳定性。北汽自主品牌现在的产能加起来,恐怕要超过200万辆了。这么多的产能,将来如何消化?北汽一口气在景德镇又投下50万辆整车和30万辆发动机的大厂,这个工厂将来迎来的,到底是昌河汽车的新生,还是更大的包袱?这个工厂将来是生产昌河牌的产品,还是北汽牌得产品?

      还有昌河汽车领导层和背后的政府层的心态问题。任何夫妻结婚都必须要同甘共苦,更何况今天的北汽还处在一个创业状态。如果在磨合过程中总是不够真诚,有问题藏着掖着,等着将来集中爆发,那么离婚也是必然的事儿。

      对政府来说,它们或许更加关注的是投资、工作岗位、营业收入和利税,但这很大程度上,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全符合。如果国企背后的这只无形的手,总是不肯甩开,那么国企的发展道路就会总是扭扭捏捏,很难进入良性轨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泰安刘洋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