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 资讯

9月1日起银行金融IC卡只能“插”不能“刷”

2014-09-03 17:35:00 作者:  来源:华商网
   从9月1日起,金融IC卡将关闭降级交易。金融IC卡的持卡人,在商超等购物消费的时候。再也不能“刷”卡了,只能“插”卡。而磁条借记卡和信用卡还可以继续“刷”卡。   央行西安分行支付结算处相关人员称,金融IC卡与磁条借记卡相比更加安全,建议持卡人最好到发卡行将自己的磁条借记卡换成金融IC卡。   据了解,目前银行卡分为三类:纯磁条卡、有磁条也有芯片的复合卡和纯芯片卡。降级交易关闭,仅仅是取消复合卡中的磁条交易,复合卡仍可用芯片读取并使用,纯磁条卡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从9月1日起,金融IC卡将关闭降级交易。金融IC卡的持卡人,在商超等购物消费的时候。再也不能“刷”卡了,只能“插”卡。而磁条借记卡和信用卡还可以继续“刷”卡。 

      央行西安分行支付结算处相关人员称,金融IC卡与磁条借记卡相比更加安全,建议持卡人最好到发卡行将自己的磁条借记卡换成金融IC卡。

      据了解,目前银行卡分为三类:纯磁条卡、有磁条也有芯片的复合卡和纯芯片卡。降级交易关闭,仅仅是取消复合卡中的磁条交易,复合卡仍可用芯片读取并使用,纯磁条卡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磁条卡使用不受影响 

      日前,华商报记者收到某银行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为降低伪卡风险,根据央行规定,自9月1日起,IC芯片一卡通在ATM以及POS渠道将关闭降级交易,即采用读取芯片交易方式交易,停止磁卡交易方式。

      9月1日中午,在人人乐超市西安西门店,华商报记者在收银处用银行卡付款时,在刷卡、输入密码后,POS机并没有反应。随后收银员将银行卡插进POS机,待密码输入后,显示支付成功。

      中国银行陕西分行一位人士告诉华商报记者,中行从9月1日起,芯片卡上的磁条功能已经停止。但持卡人如果持有的是磁条卡则不受影响,依然可以使用。

      招商银行一位客服人员说,此次关闭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是指在具有芯片受理能力的终端上,今后必须使用金融IC卡的芯片进行交易。而对于持有传统磁条卡的客户来说,目前还可以使用。

      >>被盗刷等情形很难在IC卡上重现 

      为什么要关闭金融IC卡的降级交易?

      据央行西安分行支付结算处王建业介绍,所谓降级交易,是指金融IC卡(即芯片卡)上仍具有磁条介质,持卡人既可使用芯片卡在能受理金融IC卡的终端上支付,也可使用磁条在尚未完成改造的终端上支付。当出现芯片卡无法受理、交易不能完成的情况时,就可降级使用磁条来完成交易。这种“磁条+芯片”的复合卡实际上是一种推广初期的过渡性产品。为避免因降级交易可能带来的伪卡欺诈风险,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逐步关闭线下渠道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

      “根据央行要求,各大商业银行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让自己的客户进行换卡。陕西省属于央行金融IC卡的试点省份之一,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全省所有的商业银行,从9月1日起,持有金融IC卡,同时该卡上还有磁条卡的持卡人,在超市商场等购物消费的时候,不能‘刷’卡,只能‘插’卡。”王建业说。

      王建业告诉华商报记者,“与普通磁条卡相比,金融IC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在金融IC卡中,芯片自身信息不可复制并且能用自带的唯一性的密钥对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并采用卡片和发卡银行系统互相认证的方式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可谓重重保险。也正由于芯片交易这个特性,使得磁条卡时有发生的被盗刷等情形很难在IC卡上重现。”

       >>磁条卡持卡人可到发卡行换卡 

      传统的磁条卡未来将退出市场,持卡人该怎么办?

      王建业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以后磁条卡就不能在陕西使用了。所以,建议持有普通磁条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持卡人,尽快到各自银行卡的发卡行去换金融IC卡。由于各个商业银行在换卡方面有自己不同的规章制度,换卡时需不需要换号,换卡需要多长时间,收不收取费用等具体的问题,持卡人需要到各自银行卡的发卡行进行详细咨询。”

      9月1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含光路上一家银行咨询换卡一事,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称,可以换同号码的金融IC卡,但是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这期间老卡暂时不能使用,等新卡换好以后才能使用。目前换卡不需要费用。

      “对于持卡人来说,如果旧磁条卡绑定了信用卡自动还款、房贷还款、理财账户、水电委托代扣等结算项目,为免去变更卡号的麻烦,最好申请同号卡。如果不符合换同号卡的条件,一定要先把旧卡的结算项目都取消,再绑定新卡。”王建业说。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