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 资讯

牛熊争辩下的中国股市将向何方

2014-09-01 15:46:00 作者:  来源:新华社
在连续上涨并创下沪指2248.94点的年内新高之后,中国股市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是继续上行演绎为牛市,还是股指回落延续之前的“熊”态,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连续上涨并创下沪指2248.94点的年内新高之后,中国股市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是继续上行演绎为牛市,还是股指回落延续之前的“熊”态,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A股人气重新积聚 

      8月29日15时,伴随着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收报2217.20点和7841.70点,2014年A股市场完成了三分之二时段的交易。

      按照收盘点位计算,今年前8个月沪深股指累计涨幅分别为4.78%和3.45%。其中,七、八月沪深两市的涨幅分别达到8.24%和6.79%。

      不期而至的反弹,令不少人萌发“牛市来了”的憧憬。

      密切跟踪股市动向的人们不会忘记,一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一波“销户潮”让人感叹市场人气降至“冰点”。这一状况在进入2014年以后逐步获得改观。

      在IPO重启、扩容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至8月末市场各类账户累计超过2.26亿户,较上年底增长逾3%。

      在本土投资者投资意愿回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开始瞩目A股。过去几个月中,QFII和RQFII纷纷增仓蓝筹股,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市场,积极备战开闸在即的“沪港通”。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副主管陈李表示,预计明年年底境外投资者持股市值可达8500亿元至9000亿元水平,占A股全部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10%。

      结构性变化催生“赚钱效应” 

      进入2014年以来,大数据、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新能源、高铁建设、3D打印、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沪港通”等概念股相继成为市场热点。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上述热点行业和概念,或涉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或与重大改革举措同步。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股市,不仅反映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进程,更对其产生显著的“助推”作用。

      “股市‘晴雨表’反映的不是经济总量,而是中国经济的变化与质量。”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说。

      统计显示,截至8月28日,A股市场年内累计排名前十位的个股中,9只涨幅超过200%。今年以来股价“翻番”的个股也不在少数。

      这意味着尽管A股还未显现出明显的“赚钱效应”,但若能精准把握优质投资标的、踏准市场节奏,精明的投资者依然能跑赢指数,获取不菲的收益。

      改革正能量撑起股市“上行线”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近期股市上涨是人们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信心的反映,特别是中央关于经济领域一系列举措和深入反腐的决心,传递出巨大的正能量。

      “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加上持续的高压反腐态势,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李迅雷说。

      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制定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民营银行开闸、央企改革试点启动、公车改革……这些改革举措让人们看到一个更有活力、奋发向上的中国。

      “新国九条”、沪港通、新三板扩容加速、私募基金规范管理、大力打击欺诈上市和“老鼠仓”……这些利好政策让人们敢于期待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

      “这些改革政策,效应叠加,带动股市发展。”李迅雷说。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是A股走势上涨的基本支撑。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助理曾刚认为,系列数据表明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奠定了股市上涨的基础。

      市场较为充裕的流动性,为A股上涨提供了动力。“在定向降准、保险业新‘国十条’等相关举措带动下,今年以来市场面资金总体宽松。”曾刚说。

      牛市是否已经到来? 

      面对近期股指的持续上扬,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未来股市的方向。尽管关于牛市的讨论不绝尘嚣,但更多市场人士认为判定A股“牛市已经到来”为时尚早。他们在对A股近期走势保持乐观的同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股市真正进入牛市还需要做大量的系统性工作。

      近期股市的上涨,得益于信心的提振和流动性改善。但从中长期看,股市真正进入牛市,还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显著改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

      在各种乐观预期和牛市期待中,也存在着悲观声音。尤其是最近,在股指持续上行一段时间之后,一些机构的判断开始变得谨慎。中信证券甚至发布报告称:经济复苏趋弱,市场反弹结束。

      股市走势仍存变数。改革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能否企稳、经济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这些因素都让股市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不过,受访人士的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新阶段的预期,势必给股市带来极为珍贵的信心和有力的支撑。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