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A股告别“红七月” 八月“牛市”会来吗?

2014-08-05 07:43:00 作者:杜放、罗政  来源:新华网
股指创下年内新高同时,原材料和地产股指数也分别上扬约12%,同银行板块一起,成为7月A股表现最好的个股板块。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副总监钱启敏认为,随着新股集中发行,行情急涨带来分化,股市“淘金”仍需警惕波动风险。

       刚刚过去的7月,A股创下年内新高,上演了两年来最大的单月涨幅;8月来临,随着银行股引领反弹,“中报行情”即将揭幕,A股“牛市”会到来吗?

       A股创两年最大月涨幅

       7月以来,A股大盘一路高歌猛进,上证综指单月上涨7.48%,并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一举突破2200点关口,深证成指则上涨8.36%。经历“五连涨”及“七连涨”,A股创下2012年下半年以来最大的单月涨幅。

       银行等蓝筹股爆发,成为本轮行情反弹的最大亮点。目前已发布业绩预报的上市银行中,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速平均在11%以上。7月28日当天,银行板块上演多年罕见的“大象起舞”,交通银行涨停,宁波银行等放量上涨逾8%。

       股指创下年内新高同时,原材料和地产股指数也分别上扬约12%,同银行板块一起,成为7月A股表现最好的个股板块。

       同时,据金融专业资讯客户端Wind数据,A股自由流通市值已达10万亿元。A股自由流通市值上一次接近10万亿元,还是在3年多前的2011年4月。随后的一年半间,A股受累暴跌,自由流通市值曾经蒸发了3.35万亿元。

       总体看,在7月初一片跌破2000点的看空声中,A股迎来一波反弹,投资者也日渐活跃。沪深两市结算机构——中证登公司周报显示,上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达1123.67万,已连续四周回升。不过,部分机构仍对反弹持谨慎态度。

       高盛中国投资管理部副主席哈继铭8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2014中国投资峰会上表示,在地产市场疲软、人民币复苏等预期下,仍需分散、多元投资规避风险。事实上,8月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初现冲高回落,下跌0.89%。

       八月“牛市”会来吗?

       经历两年持续低迷,A股7月上演了一轮公认的“小牛”行情。7月反弹中,大盘蓝筹股走势明显优于中小市值股票。证监会发言人邓舸8月1日表示,近期国内股市出现反弹,是由多重利好推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市场流动性较充裕,融资成本有望下降,为股市带来较好外部环境。

       “改革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市场预期沪港通将于10月启动,相关概念股迎来估值修复行情。优先股试点推出也有望增强商业银行资本实力。”邓舸说。

       展望8月股指,多数证券研究机构持谨慎乐观预期。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从近期PMI等制造业指标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越加明显。先于内地A股,港股的中资股受利好影响已出现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

       事实上,恒生指数从去年重返2万点以来,已累计涨幅达23%,步入牛市阶段。其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就是在港上市中资股票的业绩复苏。

       不过,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报告称,自由流通市值和日成交量已至高位,短期不宜对大盘反弹有过高期待,新股发行下仍可能出现短期盘整。数据显示,2011年4月至今,A股共新增上市公司404家,首发募集资金共3150亿元,上市公司增发总募资达1.34万亿元,依然是股指上行的压力之一。

       反弹仍待“去伪存真”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8月中报业绩密集发布,“去伪存真”将来临,投资可重点关注成长性企业。

       “经济转型会涌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哈继铭认为,未来转向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者应更加关注消费型企业的投资潜力。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农产品、健康医疗、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及电讯互联网、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将会增加,有望寻觅有成长性、可持续的投资机会。

       梳理本轮反弹,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征:蓝筹股回归同时,此前热炒概念的中小个股却现颓势:中小板指7月仅涨3.25%,创业板指数下跌4.28%。

       事实上,机构等长期资金引入,未来有望使投资热点分布更理性。按投资额计算,2013年的A股流通股结构中,个人投资者占比20.7%。

       证监会已表示,未来将推动基金公司转型、私募基金发展,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副总监钱启敏认为,随着新股集中发行,行情急涨带来分化,股市“淘金”仍需警惕波动风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段立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