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年中节点难觅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

2014-06-30 07:54:00 作者:宋利娜  来源:大河报
阅读提示|近日,央行定向降准,使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平平。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她购买了工行的一期非保本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期限为42天,预期收益率为4.6%。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后,流动性宽松,国有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将趋向平稳。

      □记者宋利娜 图片源自网络

      阅读提示|近日,央行定向降准,使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平平。“按照以往的经验,每到季末、月末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增长很多,去年6月末,预期收益率达到6%的理财产品很多,而今年预期收益率达到6%的产品却难以见到。”市民高先生说,想赶在年中节点买个高收益理财产品,看来今年是不大可能了。

      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

      从今年4月25日起,央行发布公告,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近日,央行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继4月

      25日定向降准后,一个多月内的第二次定向降准。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定向降准,意义在于向市场释放了流动性相对宽松的预期,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年中钱荒事件不会重演。银行降准会释放资金到市场,使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不会大幅走高。

      年中节点,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难觅

      6月份眼看就要过去了,近日,记者在几家国有银行的官方网站上看到,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很少。而且本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上周相比,波动不大,没有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形。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她购买了工行的一期非保本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期限为42天,预期收益率为4.6%。当时本想一次性购买10万元的,考虑到本周是季末,特意预留了5万元放在这周购买,刚刚购买的一期36天非保本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8%。虽然收益率与上周相比略有上升,但也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去年年中时候,各家银行迫于流动性压力,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度增加。去年6月份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较去年5月份上升很多,这样的情形在今年则没有出现。

      资金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平稳

      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产品的起购金额、购买期限的长短、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购买理财产品的时间节点等,此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与市场资金流动性有关。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从发行规模看,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远多于保本型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多为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公开市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非标准化债权产品等的组合。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往往直接受到市场流动性因素影响。也就是说,当市场上流动性紧张时,这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就会上升,反过来而言,当市场上资金宽松时,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的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后,流动性宽松,国有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将趋向平稳。从产品类型来看,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来说,提升的可能性更小。

      降准后,投资者应有充分的风险意识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目前的趋势,市场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较强,整体上各个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会大幅上升,未来还有可能走低。因此,投资者应当有充分的风险意识,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合适的理财产品。

      购买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时,要选择适当的买入时机,以及投资产品的标的。建议投资者认真考虑流动性问题,个人投资,理财产品期限也不宜过长。

      业内人士建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选择正确的投资领域,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标的,在投资理财中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产品挂钩标的为股票、基金、指数或商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多为高风险投资,这类产品可能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或者部分保本型产品,投资者需要识别其中的风险,看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再购买。

      原标题:年中节点难觅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段立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