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银行打响“反击战” 家庭理财迎布局良机

2014-05-12 07:50:00 作者:盛文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理财专家分析,眼下,银行理财产品正酝酿新一轮的“行情”,“理财达”人们可抓住机会布局中长期理财产品。据银率网统计数据,截至5月5日,互联网公司版“宝宝”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为4.9750%,银行版“宝宝”产品为4.9976%,基金公司“T+0”货币基金为4.7610%。

      如果你的家庭现在有一笔5万—10万元的空闲资金,你将如何打理?是投资股票、贵金属,还是放到“宝宝”里、用于日常购物消费?“理财达人”黄小姐最近就面临这样的“纠结”。

      黄小姐是江北区的一名白领,自从“余额宝”和“理财通”推出后,她便开始关注理财,将家庭的几万元空闲资金转到“余额宝”和“理财通”账户。然而,最近黄小姐有些失望:宝宝’们收益率一天不如一天,和去年年底的收益率真是相去甚远。下一步怎么办?”

      理财专家分析,眼下,银行理财产品正酝酿新一轮的“行情”,“理财达”人们可抓住机会布局中长期理财产品。

      互联网“宝宝”收益率跌破5%

      近日,互联网理财“宝宝”类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相继跌破5%,本月全线下滑至5%以内似成定局。从当初的炙手可热到现在逐步褪去光环,互联网金融的表现让初次接触理财的网民开始认清投资“低风险、高收益”的不可持续性。

      据银率网统计数据,截至5月5日,互联网公司版“宝宝”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为4.9750%,银行版“宝宝”产品为4.9976%,基金公司“T+0”货币基金为4.7610%。继续站在5%以上的只剩“百度百赚”和“余额宝”等7款产品。

      银行打出反击“组合拳”

      “宝宝”们光环逐渐消褪,银行则趁势打出了一记“组合拳”。为反击互联网金融,平安、中信、兴业等多家银行都陆续推出类似的“宝”类产品,而且收益和功能更胜互联网“宝宝”一筹。同时,银行也在传统理财产品方面发力,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收复失地。

      “五一”过后,本刊走访我市多家银行发现,最近发行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对市民颇有吸引力。目前,银行发售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超过6%的就有不少,而且平均收益率高于去年同期。本刊在一家城商行的LED显示屏上看到有收益率超过7%的理财产品。该行理财经理表示,“超7%的已经没有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卖得特别好,想买都买不到。”

      锁定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

      针对当前互联网“宝宝”们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我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位理财师分析,经过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角力”,互联网金融的光环已逐渐消褪,其收益率下降已是趋势。传统银行为了巩固市场,回笼资金,也会抓住眼下的有利时机推出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争取客户。

      对家庭理财客户来说,随着6月银行年中考核点的临近,银行理财市场的行情必然“水涨船高”,消费者可筛选一部分收益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布局锁定收益。盛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段立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