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MRI包括哪些检查?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基于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质。具有奇数质子或中子的核子,具有内在的性质:核自旋,自旋角动量。核自旋产生磁矩。NMR观测原子的方法,是将样品置于外加强大的磁场下,现代的仪器通常采用低温超导磁铁。核自旋本身的磁场,在外加磁场下重新排列,大多数核自旋会处于低能态。我们额外施加电磁场来干涉低能态的核自旋转向高能态,再回到平衡态便会释放出射频,这就是NMR讯号。
核磁共振成像MRI包括:
·鼻咽部MRI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正常范围:1。鼻咽部恶性病变。2。鼻咽部良性病变。3。由其他部位侵入到鼻咽部粘膜间隙的病变。4。喉部良、恶性肿瘤。
检查介绍:对鼻咽肿瘤检查,MRI比CT对鼻咽部正常解剖以及病理解剖的显示,比CT清晰、全面。
临床意义:MRI比CT对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正常范围:1。肝、胆、胰、脾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以及肝海绵状血管瘤。2。肝寄生虫病:如肝包虫病。3。弥漫性肝病:如肝硬变、脂肪肝、色素沈着症。4。肝、胆、胰、脾先天性发育异常。5。肝脓肿。6。胰腺炎及其并发症。
检查介绍:能明确病变的程度、范围及其特征,并能和其他肿瘤鉴别。对肝、脾囊肿、海绵状血管瘤有确诊作用。
临床意义:MRI比CT对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MRI)
正常范围:正常。
检查介绍: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临床意义:适应症:
神经系统的病变包括肿瘤、梗塞、出血、变性、先天畸形、感染等几乎成为确诊的手段。特别是脊髓脊椎的病变如脊椎的肿瘤、萎缩、变性、外伤椎间盘病变,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心脏大血管的病变;肺内纵膈的病变。
腹部盆腔脏器的检查;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等明显优于CT。
对关节软组织病变;对骨髓、骨的无菌性坏死十分敏感,病变的发现早于X线和CT。
·脊柱MRI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正常范围:1。椎管内肿瘤:包括髓内、髓外肿瘤、硬膜下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2。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3。脊髓外伤。4。硬膜外脓肿和硬膜下脓肿。5。椎管内血管畸形。6。脊髓空洞症。7。脊髓萎缩。8。椎间盘突出。9。椎管狭窄。
检查介绍:对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诊断正确率MRI明显比CT高,病源显示、定位准确,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临床意义:MRI比CT对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
·肾上腺MRI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正常范围:1。功能性肾上腺病变:(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嗜铬细胞瘤;(3)皮质醇增多症:(1)肾上腺皮质增生;(2)肾上腺皮质腺瘤。2。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1)无功能性腺瘤;(2)转移瘤;(3)囊肿;(4)骨髓脂肪瘤。
检查介绍:MRI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CT高。
临床意义:MRI比CT对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
·肾脏MRI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正常范围:1.MRI能清楚地显示肾脏,不用造影剂就可区别肾皮质与肾髓质。2.MRI能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确。
检查介绍:MRI能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确。
临床意义:1.MRI能清楚地显示肾脏,不用造影剂就可区别肾皮质与肾髓质。2.MRI能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确。3。静脉尿路造影,MR检查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4。对肾结核的诊断优于CT。5。能较好地鉴别肾周脓肿、含尿囊肿、淋巴囊肿等。6。可判定肾脏损伤的部位、范围、肾周血肿或尿液外渗以及术后并发症。7。无创性观察肾移植后有无排异反应。8.MRI诊断肾肿瘤是否一定优于CT等其他影像检查,目前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