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一般刚出生的婴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在确认身体内未携带乙肝病毒的情况下,成人也可能进行疫苗的接种。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很多人接种之后并没有起到防御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如何判断注射疫苗后能有效的抵抗病毒的侵入了?
这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
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
为何接种乙肝疫苗会无效?
1、在胎儿期就已经感染乙肝
我国是一种乙肝大国,很多母亲为乙肝患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乙肝的重要途径,由于孕期未进行宫内阻断治疗等措施,有很多儿童在胎儿期经母婴传播就已经感染了乙肝,感染乙肝后再注射乙肝疫苗自然无效。因此应做好新生儿免疫预防,阻断母婴传播途径,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高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减少接种乙肝疫苗病毒感染。
2、未按照程度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起始时间早至出生24小时内,完成全程序长达半年,由于家庭的原以及家长健康意识薄弱,很多儿童虽然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是未能按程度接种,如小孩出生后接种了首针,但是送回了老家中寄养,使得中间一针却未能按照接种,使得儿童感染乙肝。因此家长应该增强健康意识,按照程度让小孩完成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降低接种乙肝疫苗后再感染乙肝病毒。
3、接受疫苗保护的个体免疫反应能力低下,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据报道,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约有5%~10%的人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这些人称为无或弱免疫应答者。
4、注射疫苗的剂量不够,没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此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适当加大疫苗剂量。
5、所感染的病毒为突变型病毒(现有两对半试剂无法查出),或者受野生型病毒(现有两对半试剂可以查出)与突变型病毒的混合感染。此类病人可能在检测中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结果,但实际上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应进一步检查乙肝e抗原(HBeAg)或HBV-DNA以确诊。
6、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不易产生抗体。
7、疫苗已经变性。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8、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研究还表明,含某种基因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每天吸烟超过5支者,疫苗接种后抗-HBs应答率比不吸烟者低,嗜酒者亦然。
9、接种部位错误。实验证明,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优,臂部其他部位的接种效果则较差,这是因为除上臂三角肌外,其他部位的脂肪较厚,疫苗接种后一般仅在脂肪层中缓慢进入血循环,从而影响了疫苗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刺激。在一定范围内,抗-HBs滴度随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经大量人群实验证明,目前使用的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案0、1、2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也不错,但最好在第12个月加强一针。
对于以上非乙肝病毒感染因素和基因因素,可通过尝试以下方法来提高免疫应答水平:
加大接种剂量。目前,WHO推荐三针剂量都为10微克,对无应答或弱应答者,按0、1、6、12个月免疫程序加大基础免疫剂量(每剂20微克),75%无应答和弱应答者抗体滴度可达标。每隔两个月给予20微克乙肝疫苗,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增加疫苗免疫次数。对乙肝疫苗无应答,且非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一次或数次的加强免疫是有效的,可以采用0、1、2、12方案或0、1、6、12方案。 改变疫苗种类。通过改变疫苗组分或佐剂,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市售的乙肝疫苗中,葛兰素公司的甲乙肝联合疫苗对无或弱应答者效果较好,但价格较昂贵。
变更接种途径。常规肌内接种无应答者,可改用皮内多次接种法。
温馨提示: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为何乙肝疫苗会接种失败的原因,其中的一些可以通过补救方法来重新建立身体防线。而另一些已经患病的人群,此时则更要关注自身状况,定期体检以防身体状况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