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房产 > 楼市速递

地王化和豪宅化不应成为“新常态”

2015-12-25 10:55:00 作者:  来源:泰安大众网

      时近岁末,北京、上海土地市场接连打破人们的想象极限。12月10日,上海一日出现两个地王,楼面价分别为43790元/平方米、27084元/平方米。之前,北京、上海地价动辄4万~5万元/平方米,最高达到7.5万元/平方米。

      层出不穷的地王,高昂的地价,让这两个城市未来商品房市场陷入“只有豪宅可卖”的尴尬境地。从目前土地市场成交来看,未来北京、上海的住宅新房市场上购房者将只有两种产品可以选择,一种是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一种是自住商品房和保障房。前者对普通购房者甚至一般层次的“土豪”而言都只能是仰望而已,后者分地段好的和地段差的,地段好的要拼资格拼手气,地段差的则是鸡肋,买来也没法住。

      这种市场结构是很奇特而且危险的。一方面豪宅明显供应过剩,未来必然会面临豪宅市场的“血腥厮杀”,另一方面却是普通商品房供应的“断顿”,在不断增长的需求堰塞湖之下,未来普通商品房价大涨不是不可能。

      出现这样的局面,与北京、上海的土地供应状况有关。北京、上海今年商品房用地供应量均为5年来新低。同时,在有限的土地供应中,自住商品房和保障房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越来越高的配建要求,让开发商不得不把剩余的土地做成豪宅。

      当初设计土地拍卖搭配配建的制度,是想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增加自住商品房和保障房供应。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制度设计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任何“不增加成本”的设想都不过是成本的转嫁。在土地总体供应有限且不断压缩的情况下,自住商品房和保障房的成本不由政府承担,就必然会转嫁给开发商,进而转嫁给购房者。

      现在,后果已显现出来了。未来北京、上海纯商品房价格大涨成了大概率事件。当然,豪宅价格可以高高在上,购房者未必有能力买单,但土地成本已经高高挂在那里,开发商是不可能屈尊降价适应普通购房者需求的,其目标客户必然瞄准财富阶层,那些豪宅项目本身就是打算“打持久战”的,卖个十年八年也不稀奇。结果可能是纯商品房市场萎缩,销量下滑,房价却高高在上,市场出现滞胀。

      这种状况,显然不是“去库存”的姿态。

      要实现“去库存”,对既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就有必要。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政府用真金白银来提供住房保障,而不是把住房保障的责任转嫁给开发商,转嫁给普通购房者。

      当然,如果政府有意通过抬高地价和房价来实现北京、上海“疏解人口”的目标,则另当别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婉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