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房产 > 楼市速递

德信地产张进:用机制“去库存”才是要义

2015-12-25 10:49:00 作者:  来源:泰安大众网

      德信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张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商品房库存68632万平方米,同期总成交94898万平方米,从总量上看存销比为0.72,接近7.2个月的销售货值。按行业内的通用标准评价,库存比例良好。

      但仔细思量,其实不然。

      一方面,库存分布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而与之对应的居民消费力被过早、过快透支现象极为普遍,实力消费者户均二到三套房者比比皆是,结构性购买冲动匮乏;而地方政府习惯寅吃卯粮,各类用地无序出让以及带来的超前开发,致使市场供需严重脱节,“鬼城”、空城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库存结构中,住宅43654万平方米,办公楼3059万平方米,商业用房13888万平方米。按前10个月平均去化速度推算,到今年年底,办公、商用房预计将达17.6个月和25.9个月的销售存量,在新地块不动工的前提下,仅存量即能支撑后市一年半和二年需求量;而2014年底以上二数值是12.6个月和15.6个月。从数据上看,形势雪上加霜。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从根本上还应从降低购房门槛(降首付比例、放开双限等)、提供货币支持(提高公积金提取便利度,货币化拆迁补偿,购房补偿契税)、增加购房群体(棚改户、进城务工人员)、鼓励居住升级(如减免二手房交易税费)等方面最终提振消费。但用行政手段人为、短期、强行对冲产能过剩,终究无法长久维系,或许会让市场最终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从此意义上讲,市场自身供求矛盾引发的价格体系重构、企业间优胜劣汰、产品优化升级,虽有短痛却利于长治。

      与三四线城市相反,人口净流入稳定增加、经济发展持续活跃的一线城市商品房去化则相对乐观,而限购、限贷等政策如同化疗,短期内起到打压房价过快上涨作用的同时,也误伤了众多刚需客户。从长远看,与国家各类调控新政层出不穷相应,众多投资客往往能找到空子,采用借用亲友身份证、假离婚、假无房证明等手段,实际上依然在助推房价攀升。既然如此,何不全面放开一线城市第一套90平方米以下住房双限以助力经济?另外,从交易环节的严苛来规避炒房(如同时提高转让年限及对应的税费标准),比简单的一棒子打死更具针对性。这样就可避免一种尴尬:三四线城市全面放开,库存高企,财政疲软;一线城市严格调控,真实需求无法充分释放。

      为避免此类窘境成为常态,有必要整合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推行差异化土地调控。从联动机制上研判各地区域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市场的年成交和供应情况、年库存量等的变化趋势,进而对未来一年土地出让指标进行统一调控。例如,对商品住宅类库存超过12个月的城市,严格控制居住性质增量土地的招拍挂,从源头上防止“死库存”的滚雪球效应;同理,对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库存积压地区,严格限制相应性质土地的出让,防止一刀切,实行精准调控。

      本质而论,商品房库存是三尺冻冰,结果后面自有深远缘由。政府在土地供应、地块性质划分和城市发展总体把握上固有缺位,三四线房企从自身运营管理角度,盲目拿地、快速扩张,产、销、存经营链系统管理上的筹划缺失更难辞其咎。单纯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来看,去库存、促内需,破除堵点、打通供求,意义重大;但也有必要保持清醒头脑:去库存只是一时之举,现在的困局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依托单纯的信贷、财税、户籍等政策组合拳就能迎刃而解。只有从机制上减少及至杜绝不良库存的产生才是顶层设计的要义。

      从深层观察,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的施政环境,奉行理性、科学、持续的发展步调,通过严酷的市场竞争自发地大浪淘沙,培植一大批真正打通客户、敬畏土地、专注品质、独具特质、不断改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才是这个行业最终基业长青、担当大任的压舱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婉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