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金十年飞逝而去,房地产行业天花板触手可及,房企跨界转型迫在眉睫。
据申银万国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已有41家房企展开转型,其中13家企业选择转型医疗产业。阳光城、恒大、绿城等房企都在积极探索医疗健康领域的商机,宜华地产、世荣兆业、运盛实业也在尝试转型养老和医院等行业。
房企涉医,能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吗?通过医疗服务收集业主健康数据,并进行开发利用,能否帮助房企突围?
房企涉医优势何在
申银万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已有13家房企的转型方向涉及医疗(含养老)领域。
业内认为,医疗行业具有毛利率高、现金流充沛等诸多优势,但房企进军医疗行业之路并非一路坦途。
克而瑞研报指出,房企涉医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房企通常先在集团的组织架构中增加医疗模块,并由一个原有的高管带领老员工和专业领域的新员工组成团队,进行市场研究和调查。以阳光城为例,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及投资管理”,其优势是先期调查规避风险,劣势是回报周期较长。
直接收购成熟医疗团队,并藉此涉足医疗,是不少中小型房企选择的方式。代表房企是宜华地产和世荣兆业等,其优势是直接获得成熟团队,劣势是品牌影响力小。
而大型房企的手笔更大,往往选择与一些在医疗行业有地位的机构合作。2013年,万科国际儿童医院项目签订了四方框架协议,就是个典型案例。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医疗团队优秀,品牌公信力强,劣势是门槛高,耗资巨大。
房企直接投资开设医院的门槛最高,因此选择这种形式的企业也少,其优势是执行力较强,劣势是风险高,业务成熟需要较长周期。绿城是其中一个代表。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涉医,服务群体越广泛,相应的数据收集就越全面。
相对其他企业进入医疗领域而言,房地产开发商介入医院等相关产业具备一定优势。海通证券的研报指出,医疗或医院等项目前期投入大,需要较强资金运作能力和雄厚资金实力,而房地产企业资金实力相对充足;另外,大型房企本身可以将医疗等资源与住宅社区结合,实现双赢。开发商与政府部门天然的联系也方便企业更好把握本地医疗需求和发展方向,医疗地产也可以和养老、休闲、养生等开发商产品更好地结合。
医生资源成瓶颈
房企涉医有一定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就是一路坦途。仅就社区医院而言,经营也有一定难度。
睿信咨询高级副总裁郝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医院的建设不只是硬件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医生和专家资源。目前一些老的社区医院运营比较困难,其一是社保报销问题;其二是专家资源不足,普通的患者不愿去就诊,导致社区医院就诊率不高,所以就留不住优秀的医生。
郝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资源整合,比如三甲医院可以把相关的科室引流到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形成专家流动就诊模式。政府在成本和补贴机制方面,应鼓励一些患者去社区医院就诊,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Teradata大中华区大数据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卜晓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社区医疗有“六位一体”的职能,即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社区医疗有能力覆盖到相应社区,也能得到该区域的个人健康信息,但这类大数据更多还停留在概念层面,目前还谈不上盈利。
社区医疗面临两个瓶颈:一是社保里的医保和商业保险,能否在社区医疗打通;二是能否满足部分居民的个性化医疗需求。另外,国内全科医生资源紧缺,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医疗的发展。
数据利用有道槛
房企涉医,能否收集到足够多的业主健康数据并加以开发利用是关键。
郝炬认为,医疗数据包括健康数据和医疗就诊数据,定期体检就能统计健康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一些全国性的连锁体检中心以及互联网健康类企业获得。医疗数据简单来说就是病历,但调取病历需要一定手续。
他认为,房企涉医,长期而言可能有些机会,但短期而言房企能否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还有待观察。
卜晓军表示,其实社区医疗就有承载、搜集、采集、维护个人健康档案的职责,但是这个数据要汇集归总到各地卫生局的数据库。卫生主管机构从2008年实行医改开始,就在全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但他们只是采集了数据,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他认为,对涉医房企来讲,数据利用的灵活度会高很多,但这背后涉及的个人隐私问题是个雷区。其实大数据的核心就两点:一是如何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二是如何保护公众隐私。
卜晓军介绍,在国外这些数据主要是和保险公司、药厂以及医疗机构合作,但上述单位对小范围的样本数据的认可度仍待观察,因为涉医房企所获得的毕竟不是全量数据,更多的是个别人的样本数据。这很难和国家级数据相比。另外一种变现方式是,企业拿到数据后,给业主一种额外的服务,针对居民个人,针对不同病种提供个性化服务,但这仍涉及用户数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