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2015专题 > 泰山医学院 > 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5-07-07 17:05: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一、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既突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与学习,更加注重管理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与实践,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已广泛就职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招聘、培训、绩效及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人才一体化的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如何选才、用才、育才和留才,构建创新型、高凝聚力的人力资源团队,已成为组织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社会组织对力资源管理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种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二、知识目标 

          ◇重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法规与政策。 

          ◇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基本知识,适应办公自动化发展要求。 

          三、技能目标 

          ◇具有从事资源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如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人员测评等,能够熟练分析和解决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 

          ◇具有熟练进行公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具有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常用统计软件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具有文献检索的能力,并且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主要课程 

          本专业学制4年。主要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测评、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劳动经济学、战略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学、项目管理、市场营销。 

          五、师资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含兼职教师)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6岁,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较丰富,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教师普遍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六、专业要求与毕业去向 

          该专业主要的技能目标是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即:既突出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又注重对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的学习,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社会需求旺盛,并且前景长期看好。考研上线率达到30%以上,分别就读于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企业人才诊断)

      

      (学校举办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论坛)

      

      (学生参加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培训)

      

      (师生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讨论)

      

      (学生参加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专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刁云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