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望岳讯 4月12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2025年全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今年我市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以“肥水调控、病虫防控、防灾减损”为重点,分类施策,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努力保穗数、增粒数、提粒重,防灾减损夺丰收。
目前,我市小麦处于拔节期,是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转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时期。今年我市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从“科学运筹肥水,酌情浇好灌浆水”“做好预测预报,精准防控病虫害”“落实应对措施,科学防灾减损失”三个方面抓好关键技术落实。
在拔节期,对于当前还没有浇水追肥的麦田,农户要抓紧时间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可在追施氮肥的同时,追施适量速效钾肥,健壮植株茎秆,提高抗倒性。在抽穗期,对墒情不足地块,农户应在抽穗初期浇水,要在扬花前浇完水,以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同时避免给赤霉病发生提供条件。同时浇水前农户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降雨、大风天气前浇水,防止小麦发生倒伏。在灌浆期,农户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粒重;墒情不足时,农户应适时浇小水,不要大水漫灌,避免导致根系早衰和发生倒伏,以保证小麦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
意见指出,农户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防控工作,适时开展好“一喷三防”,综合防控病虫害。在科学防灾减损失方面,农户要防范“倒春寒”、倒伏、干热风以及烂场雨,打好粮食丰收基础。
记者:郑凯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1至3月份,我市扎实开展“春风行动”暨首季开门红“双百”招聘行动,积极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详细]
今年我市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以“肥水调控、病虫防控、防灾减损”为重点,分类施策,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努力保穗数、增粒数、提粒重,防灾减损夺丰收。[详细]
4月14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持续提升健康素养 着力增进全民健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5年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相关情况。[详细]
今年以来,泰安港发展势头迅猛,一季度实现货物集疏港量双超“百万大关”,累计集疏港量达到2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创下开港以来单季度集疏运量新高,这座内河枢纽港在“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发展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好。[详细]
2024年,全市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71.6亿元,同比增长3.2%;疫病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山东圣力牧业获评国家级净化场(全省2个),实现我市国家级净化场零的突破。[详细]
现公布市县教育部门及学校举报投诉电话和邮箱,接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