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吕雯雯 摄)
大众网记者 吕雯雯 泰安报道
12月13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先锋介绍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专班工作及泰安市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优美生态环境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泰安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泰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8位、山东省第2位,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7位、山东省第1位。今年1—11月份,泰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山东省第5位,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山东省第3位,土壤环境形势保持稳定。东平湖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今年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泰安市在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环境污染治理专班组建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谋划和推进专班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专班行动计划》,谋划了3大项重点任务、16项推进措施,做到了职责、任务、措施“三落实”。同时,积极对上汇报,争取省级部门配套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将先行区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与美丽泰安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等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政策与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合,支撑先行区建设一揽子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地见效,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突出打好“三大保卫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集中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黄河生态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力争大气环境质量在“进八”的基础上实现“争五”,稳居内陆城市前列;水环境质量保持山东省前三;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力实施“十六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源头防治、联防联控,深入实施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城市排水“两清零、一提标”等16项推进举措,建立部门任务台账,细化工作方案,插旗推进、对账销号,全面完成先行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统筹做好“四篇文章”。强化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改革创新”、宣传引导,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领域支持、服务先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探索排污权市场化配置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工业园区等示范建设,为先行区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工程,为先行区建设厚植生态底色、绿色底蕴。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泰安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3日16时40分发布暴雪黄色、道路结冰橙色、寒潮黄色预警。[详细]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编报质量,深入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泰安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发《泰安市民政领域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详细]
预计13~21日,强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市,将带来大范围雨雪、大风和持续低温天气。13~15日部分地区累积雨雪量将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具有一定极端性;16~21日最低气温持续低于-13~-15℃,局部低于-18℃,低温持续时间长,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详细]
12月1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发布会,介绍泰安市企业家培育和企业家服务相关情况。[详细]
12月11日,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泰安税务局六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泰安民营企业50强榜单》,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榜上有名。[详细]
2023年度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泰安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达128.62点,同比增长6.31%,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综合实力。其中,驱动力是拉动总指数持续攀升的“主引擎”,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4%;产出力效益渐显,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2%;原生力稳中有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