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1月12日讯 1月8日,一年一度的泰安市经济工作会闭幕。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战略或战术上的布局,亦都有着方向性的意味。会议提出,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生产总值增长7.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实际到账外资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
农业和农村发展
调优农业生产结构:在确保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节能环保、观光休闲型农业,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持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搞好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有机蔬菜、健康畜禽、生态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水产、桑蚕、茶叶、苗木花卉四大特色产业,加快“泰山四大名药”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验收和应用,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依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开展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扩大土地托管等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电商镇、电商村。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农田水利、河道治理、道路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抓好农村危房、饮水安全、无害化厕所等生活设施改造提升,持续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扎实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强化项目建设督导检查,确保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二期工程,加快湖区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步伐。
服务业发展提升
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制定和实施18个重点服务业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方案为抓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力争年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完成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泰山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市级旅游发展管理体制;加快市旅游经济开发区、徂徕山汶河景区建设,创建徂徕山汶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泰山龙头作用,丰富提升旅游景区、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各旅游要素内涵和品质,深入实施旅游满意度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体系;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泰安特色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会展旅游项目,培育发展新亮点。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做大做强一批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园区,推动商贸物流业向标准化、信息化、集聚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大宗交易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电商示范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健全会展业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引进和创办一批品牌展会。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提升房地产、商贸餐饮、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城市综合服务经济,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生活服务需求;落实好公积金使用、信贷、税收等政策,对农民在城镇首次购房的,尽可能给予政策优惠,让进城务工人员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探索政府收购或长期租用商业房、写字楼,将其改造为中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用房;鼓励房地产企业将库存商品房改造为电商用房、教师公寓、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改善住房供给结构。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储备,年内筛选确定1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形成持续不断、滚动实施的项目储备机制;抓好120个左右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当年计划投资不低于400亿元;加快实施100个左右前期推进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加强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推进青兰高速(泰安段)、104国道改建、济泰东部高速公路、聊泰铁路、泰安港东平港区和航道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项目;转变招商理念,注重发挥企业、园区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引领型、补链型、核心型产业项目和科技型、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费用,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2个制造业行业转型升级方案,高标准编制并实施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及“十三五”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完善市内各区域工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输变电装备、汽车及零配件和特色装备3大特色主导产业,做大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纺织、化工和食品3大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构建“343”产业体系;采取“敲开核桃、一业一策”的方式,找好角度,用好力度,逐个领域、逐个产业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分门别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有的放矢做好推进和保障工作,确保产业转型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围绕节能减排、减少要素占用、提升产品档次,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对煤炭、化工、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改造;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各环节渗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物联网跨界融合,努力实现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着力培植一批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千亿产业(园)和百亿企业,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推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扎实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善国企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规范化发展,引导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用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强化创业培训和实践孵化,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塔型”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让经济发展获得新动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23条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骨干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和重大计划,鼓励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积极推进创客空间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创建和营销网络拓展能力,培育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外经外贸工作
创新外资利用方式:立足欧美、日韩、港台等重点区域,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知名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做大做强。
稳定外贸规模: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继续抓好省电工电器出口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东顺集团、鲁润石化、岱银集团、石横特钢等进口龙头企业,扩大资源型产品进口资质和配额,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大力开拓高端劳务市场,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拓展外经发展空间: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境外设立加工企业,建立资源开采基地,推进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泰安高新区海关综合监管区、青岛保税港区(泰安)功能区建设;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韩自贸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和省“一圈一带”等重大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高铁新区、中央商务区等10大片区和大型综合体建设,推进万官大街东段和上跨京沪铁路互通立交桥建设,开工建设佛光路工程项目,启动环山路绿道建设工程和桃花源路、北上高大街、发展大街、博阳路南段等4条城市主干道,打通双龙路北段、黄前西干渠路、迎春路南段、学院路北段、东湖路东段等5条断头路,不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城市道路的连通性和畅通性;加快公交运力扩容和线路优化,提高公交网络覆盖率;加快泰城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和泰安高新区、高铁新区燃气管网建设,完成泰安国电热网与泰城供热管网贯通;完善泰城污水管网系统,实施冯庄河、唐庄河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加快综合管廊和智慧城市建设。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新机制,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迎审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按照集中布局、集约经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人口向城镇集中;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把绿色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实施新一轮“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强雾霾治理,落实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非煤能源比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启动泰城河道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加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财税金融工作
深化财税改革:健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扎实推进税制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税收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科学界定市以下政府事权,调整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建立权责对等、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强化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
优化财税结构:强化税收征管,以优质税收的较快增长带动财政收入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提升政府综合保障能力;继续大力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并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率,确保应收尽收;严格执行新预算法以及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从紧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严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追加,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设立并用好我市80亿元PPP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加快金融业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扎实开展“金融创新年”活动,着力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大力推进200家以上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加快企业挂牌上市步伐;发展普惠金融,做优做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机构,全面推开50家以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加快泰安金融商务区建设,设立市级农商行、10亿元以上融资担保公司、30亿元以上金融控股集团、100亿元左右产业基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地方金融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依法规范各类融资行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民生和社会事业
加大民生社会投入,兜住民生底线,建设和运用好12345便民服务平台,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促进就业质量提高、总量扩大;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改革和扩面征缴,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社会救助水平,建成山东泰山社会福利中心和泰安残疾人康复中心;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完成泰安一中新城校区建设,实现年内招生;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年”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泰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