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宁阳“孝顺村”四届村委32年“孝老”接力

2015-12-25 09:1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中新网山东泰安12月24电(签约作者 柳岩)宁阳县乡饮乡龙堂村是远近闻名的“孝顺村”,村里关爱老人、尊老敬老蔚然成风。提起该良好风尚的形成,村里四届村委32年爱心接力照顾孤寡老人陈桂英已经为他们树立起了一座学习的丰碑。

      据了解,陈桂英老人生于1923年,无儿无女也无亲人。1985年,老伴去世后,村干部想让她去乡敬老院生活,遭到老人拒绝。原因是在村里住惯了,每天都能和邻居们一块喝茶聊天。在屡次劝说未果后,时任村支部书记徐崇杰做出承诺,村里的人将老人照顾好直到老人去世。

      当时正逢村里搞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五保户没土地,自然就没口粮。徐崇杰召开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达成一致意见:每年由村里为老人提供600斤小麦,每月给5块钱零花钱。当时老人的土屋已经漏水,村委打算在她老房子基础上给她重建两间新瓦房,老人却不同意。无奈只能按她的想法住进村委大院闲置的一间房屋,这一住就是32年。发展到后来去村里办事的村民都会顺道去给陈桂英送点东西,成为了龙堂村委大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世纪8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去几里外挑水吃,家中有劳力的还不愁,老弱病残吃水就成了天大的事。以前还能骑着三轮车驮水吃,但随着年龄增大,陈桂英再做这些事就显得力不从心。看到这些,新上任的第二任书记闫现春就采取了出钱让群众帮着挑水的办法,但换了好几个人都无法按时送。在村里当通讯员的郭新玉主动提出义务挑水。从1991年到2003年郭新玉去世,整整13年时间,陈桂英屋里的水缸也从来都是满满的。

      1997年,爱心接力棒传到了刚当选为支部书记的王兆阳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好转,村集体收入一天天壮大,王兆阳便着手改善陈桂英的生活,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村里出钱雇人负责她的饮食起居,村里和开零售店的王兆新定下了规矩:每天下午问一下陈老太想吃什么东西第二天进货的时候就替她捎来,账每月一公开,接受群众的公开监督。

      2012年。陈桂英打算出门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正在隔壁开会的村两委成员听到叫声赶忙将老人送到了乡卫生院,住院期间为老人打饭、端屎倒尿,精心侍候,老人很快康复出院了。为了照顾她,村委6个人排好了班,做到床前不离人。5月28日,陈桂英老人出现临终前迹象。龙堂村村委会马上开会商量如何料理她的后事。5月29日凌晨,老人寿终。村民按当地习俗挑选好日子送她上路。

      为了一句诺言,龙堂村四届村委坚守了32年。而义务照顾村里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这个村服务民生的不成文的规定。1992年,在村里干电工的许崇海不幸触电身亡,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从那时起,村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给这个不幸的家庭800元的补助,从未间断。

      十几年来,龙堂村没有发生过一起“不孝”纠纷。该村村民常传英从嫁到婆家第一天起,就精心照顾常年卧病再床的婆婆,经过23年的照顾,目前已经85岁的郑广英耳不聋眼不花。在龙堂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在,孝顺村成了龙堂村的一张名片。村支书闫修华说,经常碰到大小子刚成人,媒婆便“挤破门”的现象,附近村里的丈母娘都说“把女儿嫁到这个村,我们放心”。(完)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