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教育局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市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要求,立足自己培养的泰山名师、泰山功勋教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等人选资源,分学段、分学科遴选具有独特风格和一定知名度的领军人才作为领衔人,为他们建立“泰山名师工作室”。以此为载体,整合教师专业成长资源,发挥领军带动效应和“名师+团队”的人才聚集效应,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引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培养骨干教师成长的重要阵地和平台。经过2年多发展,目前全市已建起“泰山名师工作室”292个。
□ 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孔博 景婧
名师带动教师团队成长
11月15日,记者来到泰师附校时,该校数学老师彭敏正在上课,让学生当小老师,其他学生进行提问、互评,彭敏在一旁梳理和提升知识要点,一节原本枯燥的计算课上得“有滋有味”。
不仅课讲得好,彭敏还有一系列荣誉,省教学能手、参与“青岛版小学数学的开发与应用”的编写。彭敏所在的“姚宗岭名师工作室”是2013年泰安首批工作室之一,成员49人,其中核心成员7人,有5名省教学能手。
“名师工作室更重要的是唤醒了老师专业成长的意识。”泰师附校校长姚宗岭说。“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名师可以带出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一个骨干教师带动一批年轻教师的成长,从而形成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最终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泰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勇华表示,“教师专业成长瓶颈的突破、优势学科团队的建设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名师的专业引领和优秀团队的辐射带动。”泰山名师工作室以学科团队为工作方式,以教学研一体化为工作途径,聚集学科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集中力量解决学科教学难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师成长平台孵化机制,引领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经过2年多的发展,目前泰安市已建起“泰山名师工作室”292个。通过市名师工作室平台和人才递进培养工程,先后培养了15名全国模范教师、29名全国优秀教师、8名齐鲁名师、5名齐鲁名校长、1名省人民教师、101名省级特级教师、93名省优秀教师、820名省、市教学能手。
今年有7000多名教师与工作室成员结成递进帮带对子,教师中先后有200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有300多人次在全国、全省各类优质课、创新课等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名师工作室推动教学改革
近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资源库平台通过验收,这是该院响应全国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的一大举措,也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李志强名师工作室”团队是该平台的主要研发人员,该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是泰安首批“泰山名师工作室”之一,以计算机应用、推广、普及为主,目前有成员15人,其中9名校内教师,6名校外教师。2年多时间,结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课改,该工作室牵头所有课程项目化改革,提出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发生变化。“我们通过项目化课改,将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现在信息化改革平台上,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该工作室带头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志强介绍说,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李志强名师工作室”承担各级课题12项,其中省级课题8项。
2013年11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2016年将进行验收。在名师工作室的平台上,一批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品牌专业成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成为名校建设的专业支撑。名师工作室成员、该学院信息技术工程系副主任李倩感触颇深:“自己有第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创建,当时是李志强处长手把手教我、工作室成员不遗余力地帮助,比较成功。我感觉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这两年个人的提升非常大。”
除了正常的教务工作,“李志强名师工作室”还受泰安市教育局职成教研室委托,承担了泰安市“3311品牌工程”建设的策划、组织、评审工作,以及山东省结对帮扶工作,与济宁市汶上职业中专结对帮扶,走访、搞项目,对老师进行培训;多次到泰安市6个中专进行座谈、结对帮扶。
为薄弱学校提高“抱团”平台
泰安市泰山区上高中学处于城乡接合部,无论管理力量还是集体教研、单学科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去年该校成立“李晓军名师工作室”后,积极与所属的上高街道办事处其他类似情况的乡镇学校结成“联盟”,将涉及学校的管理人员、部分学科的骨干教师吸纳进来,形成资源共享。
“李晓军名师工作室”除了青年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继续发展提升,还包含教学管理,该工作室涉及的8所学校的业务校长都参与其中。“学校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定期开会研究解决,能够互通有无。另外,某些学科、某些评价指标我们能够做到几个学校捆绑式的评价。”该工作室带头人、上高中学校长李晓军说。
“上高街道属于城乡接合部,有6个小学、2个中学,共8个单位,规模都不是很大,大多数学校仅有四五百名学生,老师也不是很多,最少的学校仅有15名。一些学校一门学科可能仅有一两名教师,通过搭建这个平台,各校各学科教师互相交流借鉴,共同发展。”上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周主任介绍说。
上高中学化学老师胡继静就是该平台的受益者。“在工作室建立之前,在发展和业务指导方面感觉孤独无助,比较茫然。但是经过马老师的指导,无论课堂教学水平、教材的把握、学生管理等方面,以及个人成长规划都有了较大进步。”她所说的马老师是泰安市岱岳区泮河中学的泰山卓越教师马伟,经过结对帮扶,青年教师胡继静得到了骨干教师的引领,对她的迅速成长非常有利,骨干教师马伟也能找到价值感,并且在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
“在聚集优秀教师集中力量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打造优势学科团队的同时,泰安市名师工作室建设通过跨学校、跨县区组建学科团队,打破了学校、区域和城乡界限,突出了学校之间、县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优势互补。”泰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调研员刘应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