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11月18日讯 时值“十二五”收官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近日胜利召开。在这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我们回眸过去的5年。这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泰安市上下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总目标,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泰安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2亿元,“十二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853元,前四年年均增长10.1%。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泰山玻纤等三家企业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比2010年提高5.5个百分点。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前四年年均增长1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前四年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泰城实现了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发展,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前四年全市累计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02个,建成集中居住式农村社区222个。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5%。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对接西部经济隆起带、沂蒙革命老区和中原经济区加快推进,区域融合互动格局开始形成。
全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全市86个乡镇全部实现晴雨通车,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水泥路),基本形成城乡贯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2.0万吨,无害化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1700吨,城市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新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7座,泰城配电网自动化实现全覆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供水能力2.36亿立方米。“智慧泰安”试点工作加快实施。
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全市81.1%的村庄已经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东平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出口总额四年累计完成55亿美元,年均增长16.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四年分别累计完成22.7亿美元和4亿美元。
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前四年累积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212.5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715元和12913元,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4.2%,实现“两个同步”,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2.63下降为2.38。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累计27.6万人和37.1万人。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9%。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房5.2万套,高铁片区保障房项目获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适龄人口中正常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首批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全市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连续获得全省人口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称号。体育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菜单式”志愿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建成“天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平稳,荣获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林木覆盖率达39%,连年获得全省空气质量改善奖,建成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59个。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被确定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新泰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