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童年教育不是abc和123,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接触自然,感受生活的快乐。草棚底下的泥巴乐、大大小小的自制沙包、沙池里管道输水工程、高高矮矮的梅花桩,这些在我们小时候才玩的东西如今也搬进了校园里,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增长知识。
走进泰安省庄镇中心幼儿园,绿树成荫的校园内点缀着各种创意独特、童趣盎然的手工作品,使人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操场边摆放的各种自制户外活动器械,更是让人童心大发。宽敞的校园和富有童趣的教学楼里,孩子们正在按照常规进行学习。与其他幼儿园不同,省庄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内除设置了常规的楼梯外,还为孩子准备了滑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孩子们可以滑滑梯下楼,既加快了孩子们的疏散速度,也防止了踩踏事件的发生。
步入色彩明快的教学楼,彩纸条制作的”印象派贴画“,塑料吸管拼凑出的各种美丽图形等让人大开眼界。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为了倡议家长带孩子们亲近自然,该园每学期开展手工制作课程,要求孩子与家长完成两件以上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小制作,进行评比展示。这些小制作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活动内容。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将农作物、树叶、果实种子等变成既环保又富有趣味的课外活动道具,将家乡文化纳入课程内容。老师们也利用PVC管子、塑料棒、纸箱、竹梯等材料,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幼儿活动器械,还自编了器械活动操,确保开发制作的器械、玩具与幼教内容紧密衔接,至少保证孩子们每天两小时以上的集体室外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甚至能培养孩子遇到困难时的积极态度,让孩子不再做温室中的柔弱小花。
在大量户外活动的同时,幼儿园老师还指导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运动,爬、滚、跳、投掷等,这些在现在国内幼儿园温室教育环境下极少见到的“摔打教育”,在省庄镇中心幼儿园却成为日常教学规范。孩子们在这些颇具挑战的户外活动中,逐渐养成了自立、自信的人生态度,家长也对幼儿园的摔打式教育表现出了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城堡式的教学楼周围,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做着爬双杠、扔沙包、钻纸箱等集体活动,银铃般的笑声洒满校园。
省庄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建园后,困惑于幼教的城市化趋势,许多农村幼儿园追求购买豪华的大型户外玩具设施。这种做法让孩子们远离了自然,许多农村孩子不认识稻谷与高粱,不能分辨秧苗与小草,不知道花生与红薯长在哪里,如何保持孩子的自然性,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发现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教师与幼儿走到大自然中去。由幼儿园自主编创的乡土教育模式已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趋于成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