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涌进蟋都宁阳泗店收蟋蟀。好的一只能卖到四五千甚至上万,普通的一只也得二三十块钱,一对农村夫妇合作卖蟋蟀,1个多月时间里能收入1万多元。
本报记者 王世腾
抓一个月蟋蟀挣上万 这比打工强多了
28日凌晨2点半,宁阳县泗店镇柳沟厂村10余位村民在夜光中驱车百余公里前往抓蟋蟀。“现在时令有点晚,泗店本地的蟋蟀已过了生长最佳时期,而周边地方的蟋蟀生长正当时,淘到好蟋蟀的成功率增大不少。”村民颜景征说,他已抓了20多年蟋蟀,平时是在工地上做钢筋工,从今年7月底开始,他便请假回家抓蟋蟀。“抓蟋蟀能赚到钱比在工地打工强,忙活一个多月至少能挣个1万多块钱。”颜景征说,他从小就喜欢抓蟋蟀,单凭声音就能听出哪个蟋蟀好。
凌晨4点半,柳沟厂村10多位村民来到了菏泽郓城二十里铺,简单吃过早饭后,就在玉米地前集合等天亮。“早晨露水大,也看不见,等天亮后五六点钟再进地去抓。”村民毛庆波说,为防止露水沾身、玉米叶子刮伤人,抓蟋蟀时每个人都需要身穿长衣长裤,过脚脖子的鞋子,雨衣,毛巾。随身带着背包,包里装着30个竹筒和1个蟋蟀罩。
一夜下来抓两茬 远的能跑百十里
28日下午2点,在宁阳县泗店镇蟋蟀交易区人头攒动。“都是昨晚上刚找的蟋蟀,品质都很好,打开看看吧。”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村民朱女士说。
她44岁,已经找了20多年蟋蟀。“今年价格和去年差不多,普通的差不多都是10元一只,好的能卖到上千块。”朱女士说,她家里种了4亩地,立秋前后开始,地里活也变少,夫妇两人就轮流出门找蟋蟀。每天傍晚7点左右,就到地里“听声”,根据蟋蟀叫声的好坏,确定蟋蟀在地里的位置。8点左右,人们开始到地里抓蟋蟀。第二天早晨三点到四点钟,蟋蟀还要叫上一阵,村民们还会根据叫声再去抓一遍。“有时一晚上能抓个10几只,有时只能抓个一两只,方圆一二百里的地方都去过。”朱女士说,每天晚上丈夫出门抓蟋蟀,早晨,她带着到镇上来卖,从立秋到现在已赚了9000多块钱。
去年“魁首”卖八万 今年估计没那么强
像全国大部分蟋蟀产区一样,近年来,宁阳蟋蟀面临资源日渐减少,虫源紧张的局面。蟋蟀市场已远不及早年繁荣。
“去年最贵的一只蟋蟀卖了8万元,今年估计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了,蟋蟀的数量在一年年变少。”曹会长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抓蟋蟀的大军来。并且农民种地使用农药,蟋蟀卵难成活。
“蟋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宁阳蟋蟀资源因捕捉过度和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减少,蟋蟀市场也出现了低落萎靡现象。”宁阳县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石玉奎说,蟋蟀资源是蟋蟀文化产业得以存在的核心和生命线,蟋蟀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宁阳蟋蟀文化产业的兴衰存亡。面对宁阳蟋蟀数量逐年减少,品质逐年减退的实际,宁阳县蟋蟀研究院建设蟋蟀卵子库,通过购买、社会征集、蟋蟀爱好者捐赠等办法,把收集的蟋蟀卵进行科学的储存适时投放到重点保护区内,实现了蟋蟀品质的提升和蟋蟀资源的恢复。
全国淘来优质品 “虫二代”宁阳安家
日前,第二届“让虫籽回故乡”活动开展,全国各地虫友将自己多年搜集的优质“虫籽”打包寄回泗店,播撒在蟋蟀熟悉的土壤上生根生长。
28日,在宁阳泗店镇罗河村,中京蟋蟀繁育科技公司经理曹文涛正给公司试验田的玉米浇水,玉米地下面铺满秸秆,基地周围建起1人高的围墙。“蟋蟀喜欢阴凉的地方,玉米地主要是为了遮阴。”曹文涛说,今年协会就联合上海一家科研机构,专门培育头大、牙大凶猛的蟋蟀品种—火赤炼。
“去年总共投入了10万只苗子,今年都变成了虫二代,但是为了繁育,今年培育成活的蟋蟀都没卖钱。”曹文涛说:“蟋蟀也是订单生产,不愁没有销路,主要是销往上海。”曹文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