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兰给婆婆穿衣服
王炳兰给婆婆穿鞋
王炳兰搀扶着婆婆散步
王炳兰悉心照顾婆婆
王炳兰给婆婆梳头
在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有这样一户人家,虽然为普通农村家庭,在全乡却无人不知,它就是69岁的王炳兰家,王炳兰嫁到八里湾村52年里,她先后伺候过婆家的爷爷、奶奶、姑奶奶、公公、婆婆、丈夫6位亲人,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孝老爱亲”这四个字,几十年来,王炳兰的角色不断变换,从孙子媳妇到儿媳妇,从婆婆到奶奶,从奶奶到老奶奶。她照顾因车祸瘫痪的丈夫三十多年,照顾自己的公婆、亲人都能做到不怕脏不怕累,无微不至,在王炳兰的精心照料下,爷爷以80高寿、奶奶以84岁离开了人世,去年正月二十四,她送走了92岁高龄的公公。如今,她对90岁高龄婆婆一如既往地尽孝,寸步不离。她用最普通的行为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2014年7月,王炳兰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炳兰未婚时是家中独女,结婚之后的王炳兰发现夫家的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相去甚远。她嫁过来之后就要照顾她婆婆的公公婆婆,而且当时婆婆不仅怀着孕,而且还有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妹妹,大妹那时候也才8岁……就这样,年仅18岁的王炳兰刚结婚就为丈夫的爷爷奶奶端屎端尿,还要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小姑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姑子逐渐长大,王炳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当日子慢慢好起来时,王炳兰三儿子却身染疾病,虽然家里砸锅卖铁带他四处求医问药,但无奈左臂却落下终身的残疾,面对这一切王炳兰依然选择了坚强。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炳兰的生活就是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小姑子和自己的四个年幼的孩子,直到小姑们嫁人,自己的孩子们也慢慢长大。然而,厄运又一次降临了这个不幸的家庭。1985年3月的一天,丈夫屈克旺在内蒙古通辽市打渔从货场返回时,正赶上列车正在甩车皮,无鸣笛,躲闪不及被列车轧断了双腿。屈克旺出事之后就回到了家里,清闲了没几天的王炳兰又开始伺候丈夫的饮食起居,丈夫不带假肢时候的体重就有170多斤,带上假肢后得有200多斤,她自己根本抱不动他,得俩人共同使劲儿才行。
王炳兰的公公因为年轻时受人迫害而落下了永久的精神疾病,人到老年后病情越来越重,每顿饭只吃鸡吃鱼,青菜全都拨出来,稍不顺他意就拿拐棍儿打人,逮谁骂谁。王炳兰的婆婆因青光眼导致的双目失明已有十八年的时间,所以十几年来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公公、瘫痪的丈夫、双目失明的婆婆几乎成了王炳兰生活的全部。为了照顾好公公,她每天变着法做各种好吃好喝的;为了照顾丈夫的日益低落的情绪,她隔三差五邀村里的人来陪丈夫喝酒;为了照顾好失明的婆婆,她小心翼翼地料理着她的饮食起居……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多年。王炳兰的丈夫这20多年来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为了不再拖累王炳兰,减轻家中负担,丈夫趁着王炳兰下地干活的时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王炳兰伤心欲绝,痛苦过后,她忍痛擦干眼泪,继续照顾两位90多岁的老人。每当婆婆为儿子去世而伤心时,王炳兰就握着婆婆的手劝慰老人:“您不在了,就更没人疼我了,您一定要活的更久,要一直陪着我,生活才有指望。”
王炳兰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因为家庭条件问题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即使结婚后也一直跟她住在一起。日子虽然难点儿,但是一家人非常和睦,那时候她觉得只要一家人都好好地,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然而上天却再一次在王炳兰伤痕累累的心头上撒了一把盐,2011年,王炳兰的二儿子突发脑出血去世,时年45岁。当时她哭得都没有眼泪了,但是想到一家老小还得靠她伺候,心里就是再难受也要继续过呀……
提起王炳兰,商老庄人无一不知,八里湾人没人不夸。八里湾村的张书记说,如果说夸村里的别人也许会有人有意见,但是夸王炳兰就没有一个人会反对,“她是我们村有名的好心人,在这坝上不知道收留和救助过多少人……”
“父母恩情重,留下无限情。老来难不易,少年皆可懂。儿女须尽孝,不孝理不容。敬孝做表率,后人看得清。人生竟为啥?最终留个名。”婆婆娘家人送的“贤孝流芳”牌匾,字字珠玑,入木三分。王炳兰用自己的一生在认真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那就是“孝老爱亲”。一做半世纪,没有怨言,收获的是内心的安慰和满足。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孙女、曾孙五世同堂加入了书写大爱大孝的行列;在她的影响下,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融洽、子孝孙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