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讯 近年来,东平县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渔业和促进渔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生态、标准、高效原则,结合现代农业优质鱼产业项目及省级渔业园区建设对老旧池塘和涝洼地进行标准化整理改造;对省级黄河鲤良种场进行改扩建;在项目区重点开展生态渔业建设,改善项目区渔业生态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项目区的公共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加强渔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提高渔民组织化水平。
一是抓好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突出区域特色,提升水产养殖业 按照东平县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了乌鳢、黄颡鱼、黄河鲤、草鱼、观赏鱼、莲藕等产业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循环、节能的养殖方式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重点发展“优质鱼”、“休闲鱼”,改良养殖品种,提升水产品的品牌。
做强水产品加工业,打造知名品牌 抓好“一条鱼”工程 ,按照一条鱼一个产业的布局,在水产品精深加工上寻求突破,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甲鱼、河蟹、青虾、黑鱼、黄颡鱼、黄河鲤等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渔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渔业附加值和整体效益。
二是突出转型升级、注入发展动力。
建设高效渔业区 针对目前的养殖模式,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推行新品种的同时,推行网箱、网围的生态养殖模式,实行清洁养殖;以滨湖涝洼地带和稻屯洼为重点,建设标准化池塘养殖区,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以县城以及周边乡镇的大片湿地为重点,在保护现有水生植物以及渔业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多行业融合发展的观光休闲渔业基地。
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根据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在以往的发展基础上,依据各地特色,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以金山乌鳢养殖区为基础,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所产商品全部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以老湖观赏鱼养殖基地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观赏鱼养殖;在新湖乡1200亩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库区渔民进行黄河鲤养殖;以恒远公司品牌水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走好“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加大宣传推介,将本地品牌打造成更大范围的知名品牌。
建设休闲渔业园区 在积极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打造适合现代人们生活水准的渔业休闲娱乐园区。以仓园人家为依托,建设多位一体的休闲观光渔业和“渔家乐”园区;
三是激励自主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入户 以全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为契机,扎实开展水产科技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三新”科技培训。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科技服务年”、“科技特派员”等渔业科技活动。在沿湖乡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各类技术小册子,使全县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四是健全公共服务、完善防控体系
强化水产良种体系 继续加强了水产种业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种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东平县第一淡水养殖试验场、东平县第二淡水养殖试验场两大种业生产基地。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发新的优良品种,做好了优良养殖品种的提纯复壮和驯养选育工作,引进和应用育种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提高了种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强化渔业技术服务体系 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渔业技术服务网络,壮大水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东平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了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民间渔业技术协会,形成了以县渔技站为龙头,乡镇渔技人员为骨干,以各类渔业技术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各类示范基地、示范园、示范户为样板,群众自我服务为补充的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强化疫病防控体系 加快推进东平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扩大执业渔医和水产养殖用药处方的试点范围,明确了水生动物疫病测报员,确定病害测报点,实行“横到边,竖到底,月测报,月防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制度,建立完善了“东平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把各种渔业病害消灭在荫芽状态,确保无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发生。
五是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增强消费信心;加强了产品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结合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立了县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加大了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开展了重点对水域、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引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逐步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和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