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山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5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齐鲁网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把文物保护工程与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升文物景点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将丰厚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加强“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
以曲阜、邹城以及泰安、枣庄部分地域为核心区域的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是我省“七区两带”规划的重点,也是国家“六片四线一圈”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的“六片”之一。为加强“曲阜片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我省编制了《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两年来国家和省累计投入6.2亿元,完成了一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曲阜“三孔”、尼山孔庙、邹城孟府孟庙、泰山古建筑本体保护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文物工作优势,组织实施“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和曲阜市、邹城市、泰山古建筑保护等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曲阜体验基地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造“斯文在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体系。
规划建设“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和“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
大运河和齐长城是我省“七区两带”规划中的两带。大运河于2014年成功申遗,大运河山东段保护申遗工作历经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全省编制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方案40项,完成申遗8段河段、15处遗产点的维修保护展示和环境治理工程,合理搬迁安置了部分村民,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直接间接受益民众超过500万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鲁西南经济隆起带”战略大局,着力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规划建设,做好大运河遗产的永续利用和传承发展。启动“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规划建设,编制完成《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和重点区段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齐长城长清段等10处重点区段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齐长城源头等保护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考古遗址公园立足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兼顾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对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凸显城市特色等具有重要作用。我省三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中鲁国故城和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授牌,大汶口汶河南北岸治理工程的北岸整理工程已完工。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章丘城子崖、临淄齐国故城规划建设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础上,我省启动了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首批立项名单的遴选,已上报省政府公布实施。
提高知名文化遗产地的综合保护利用水平
2013年以来,全省共安排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461 项,争取国家财政资金额居全国前列。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一大批博物馆、文化遗产地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旅游观光目的地,文物综合社会贡献率日益提升。2013年,文物业(包括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接待观众5735万人次,同比增长6.6%。在全省旅游业总体收入中,文物景点收入占到约46%,达到2300亿元。“十二五”以来山东文博事业的投入直接产出比保持在1:10以上,文物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影响力得到彰显。下一步,我们将以文物本体保护为重点,完善知名遗产地的综合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周边环境治理,改善便民服务条件,提高文物资源利用效率,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原标题:山东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 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