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刘杜镇清河村地处丘陵地段,土地贫瘠,村集体没有资金来源。但这几年,村民的腰包却鼓了起来,村集体的收入也连年增长。
“这样可喜的成绩,多亏了供销社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清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爱林高兴地说。
“兼业化、老龄化”以及家庭分散经营成本高、收效低等问题制约农村发展,对此,新泰市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为核心,积极发挥市供销社优势,整合农业行政部门资源力量,社农结合、联动互促,走出了一条“社村共建”互利共赢的新路子,逐渐构建起“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信用互助”四位一体的新机制。
“农村走上新路子,发生最大变化的是农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新泰齐云花生合作社理事长王武善说,合作社不仅给村民提供种植技术,还外跑销路实现订单销售,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链。如今,清河村已实现了花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在清河村流传着一句话:“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说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将耕、种、管、收、加、销全程托管或针对一个或几个环节半托管的形式,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农民只需交纳一定的田间作业服务费,所得田间收入仍归自已所有。
农民种地有了盼头,土地重新成了香饽饽。看到这一可喜变化,新泰市将这种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铺开。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服务中心项目6个、农资直供项目320个,设立大田托管项目177个,服务面积20万亩,增加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去年,又有1.6万户村民加入共建合作社中。
在村“两委”与供销社、合作社完美结合后,新泰市又积极引入“信用互助”。通过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帮助内部社员用于发展农业。
刘杜镇清河村村民肖同义打算搞养殖。但由于养殖规模小,向银行贷款受限。此时,信用互助资金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从合作社借款3万元,买了70多只小羊羔。一年后,肖同义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赚了1万多元。“今年我借了6万元,购买的羊达到了150只,预计每年能给我带来4万多元的纯收入。”肖同义说。信用互助资金的出现,解决了农民创业融资难题,也让农民学会了利用金融工具发家致富。
“工人只有一份工资收入,而咱农民如今有三份收入了。”清河村村民肖同林说,一份是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的种植收入,另一份是年底社员们的分红,第三份则是自家的致富项目收入。
富了的不仅是农民。陈爱林说,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信用互助的模式改变了村“两委”和村集体的面貌。
从服务规模化增益部分获得10%—15%的收入的村“两委”,从此干事有了积极性,也有了底气。而每年增收近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也相应地服务了村民。2014年,清河村为村民每人缴纳了新农合保险,还投资修筑了灌排渠系、田间道路,平整了土地,购买了大型农机具。
2015年,在全市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测中位居前列,清河村被评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循着这种模式,全市40多个集体收入空壳村很快腰包“鼓”了起来,彻底改变了村子的落后面貌。
新泰市副市长赵文坡说:“农业服务规模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发挥各种惠农措施的效能,变撒芝麻盐为拧成一股绳,使多种资源和服务优势产生倍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