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应该是大人才有的“专利”,其实不然。根据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份接诊情况看,两年前,该院心理科平均每月接诊3―14岁的青少年儿童400余例,去年增至每月600余例;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常见的多动症、抽动症,另有近两成则是情绪障碍。
□本报记者姜言明姜斌
“小屁孩”心灵更脆弱
为生二胎,父母给老大写了保证书;13岁女孩用自杀逼妈妈放弃二胎……近日,“生二孩遭‘大孩’反对”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这两年,除了大众传统意义上认知的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因为发育障碍导致的问题外,像抑郁、非病理性头疼、焦躁、执拗、睡眠不好等问题在少年儿童中也越来越多见。这些情况大多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肖运迎,门诊一天大约接诊六七十个孩子,据其介绍,这其中有一成左右的孩子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孩子不能单纯粗暴地认定他们就是有心理疾病,应当说是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去疏导和解决。”肖医生说。
家住泰山区的小军(化名)今年9岁,父母对他很疼爱。去年的时候,小军的妈妈二胎生了个女孩,家人对小妹妹的关注更多了一些,这让小军很不开心。心生不满的小军整天想各种办法在家里搞破坏,甚至不止一次向装花生油的桶里撒尿。有一对小姐妹,妹妹小嘴很甜,父母就经常表扬妹妹,批评姐姐,这让姐姐特别生气,父母一不在家,姐姐就打妹妹,父母知道后就又打姐姐,结果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据肖运迎介绍,实际上,这些都是孩子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表现。其实,比起成人,孩子的心灵更敏感、脆弱,需要格外呵护。
心理问题可引发躯体不适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主任医师谢虹介绍,据粗略统计,2012年时该科室每个月接诊青少年儿童患者400余例,现在一个月得600例左右,最多的时候近700例。
据泰安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孙宝民介绍,很多孩子的情绪障碍、心理问题可导致一些躯体症状,如抽动秽语、肚子疼、头疼或者其他部位的不舒服等。“很多孩子来医院就诊,临床症状是头疼、头晕或者难受。但通过检查,孩子的这些部位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的病变,感觉到不舒服完全是心理问题。”但孙宝民也强调,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并不代表着孩子是在“装病”,由于心理问题,孩子觉得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久而久之,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个地方就会真的不舒服,并非“不疼装疼”,只不过病根不在躯体而在心理。
肖运迎曾接诊过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一天早上上学前和妈妈吵架,结果课间的时候女孩蹲在地上就起不来了,两条腿就像失去了任何知觉。“我了解情况后,看着孩子脸色红润,不像是身体有问题;而且要真是大脑或者腿有毛病,孩子连蹲都蹲不住,问题应该是出在心理上。”经过一番开导后,小女孩在肖医生的引导下尝试去不断摸高,最后没经过任何治疗就站了起来。
也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心理问题,导致了实实在在的器质性疾病。据肖运迎介绍,有的孩子挨批评或者某件事不顺心后,气得连连大喘,一会儿就会晕倒甚至抽风。“这属于‘呼吸性碱中毒、低钙抽搐’,是由于过度换气引发的器质性疾病。”
家庭和社会环境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何在?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缘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引导和教育。
“孩子的心理问题和成人一样,是逐渐形成的。现在不少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恐吓式教育、独断专行或者过分溺爱,都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肖运迎说。
东平的小涛(化名)今年上初二,从小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涛总是无意识地频繁眨眼和抽动,并不时发出“嗬嗬”的声音。经诊断,小涛患上的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症”。原来,为了让小涛能好好学习,小涛的妈妈对他要求十分严厉,并且辞去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每天都耳提面命地告诫小涛好好学习,父母为了他付出了如何多的努力等。有一次,小涛因为一道家庭作业做错挨了妈妈一顿打,后来得知其实小涛没做错,是妈妈错了,但妈妈也没向小涛道歉,这在小涛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原因是在家长身上。像小涛一样,年龄这么小的孩子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据肖运迎说,再比如很多家长惯用的恐吓式教育方式,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不让孩子出门乱跑就过分夸张外边到处是坏人、人贩子,导致孩子从小就对外部世界抵触、恐惧,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健康。
还有一些家长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不是应该给什么才给什么。“长期对孩子娇生惯养,容易造成孩子的过度自私心理,一旦有一次不满足,孩子就会出问题。”谢虹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