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庄镇南许村制作笤帚有百年历史,号称“泰山笤帚第一村”,全村笤帚制作专业户达50多家,成立了笤帚专业合作社。目前,村里建成900平米厂房,用于笤帚合作社生产,全村加工户都纳入进来,发展扫帚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笤帚专业村 百年老手艺
18日,记者来到省庄镇南许村,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能看到成捆的高粱糜子垛成“小山”,有的户家将已经制作成品的笤帚每四个一层,堆成四方形塔状堆得老高。
南许村主任闫孟河说,村里有加工笤帚的传统,村里400多人,有50多户是做笤帚的专业户。“南许村有‘泰山笤帚第一村’的称号,原来村里还专门立了一块牌子。”闫孟河说,村里有手工加工笤帚的特色传统,全村成年人大多数都会做这种手工活,笤帚生产一直十分兴旺。
“俺们村扎扫帚的历史久喽。”50多岁的王桂芳说,她记得自己爷爷辈的人就在扎笤帚,这种手艺到现在已经传承至少一百年。记者看到,村民扎笤帚用了一种特殊工具,他们称作“御带”,因为传说这是皇上赐给该村的。这种“御带”一部分像腰带一样系在腰间,上面连着一个“T”型工具,工人用“T”型工具在高粱糜子杆上上一绕,将一捆杆子紧紧绑住,然后系上一道线。
“我从小就看着家里老人扎笤帚,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帮忙,到现在已经40多年。”王桂芳扎笤帚的动作,熟练到外行人都看不清她是怎么做的,做完一把笤帚仅用十几分钟时间。村里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村民,都可以达到这种熟练程度。
用的高粱糜子 都从东北进
“都出来搬货啦!”早上7时,大车运来两万斤高粱糜子,53岁的洒荣明招呼全家人都出来卸货。洒荣明是制作笤帚大户,全家人依靠制作笤帚维持生计。
“高粱糜子是从东北购进的。”洒荣明说,现在山东已经没有大面积的高粱产地,制作笤帚的原料都得从东北进。“糜子每斤4元,加上运输费每斤能达到4.5元,价格可以算得上十分昂贵。”
卸完货后就进入到加工程序,因为干燥的高粱糜子更容易折断,加工前工人需要先把高粱糜子浸湿增加柔韧性,之后将成捆的高粱糜子散开进行分拣,将好的和稍微差一点的区分开放置。
在洒荣明家的院子里有一台压苗机,工人将高粱糜子塞得压苗机入口内,高粱糜子就被压成扁的,压好的糜子抱到一间大屋里,大屋里七八个工人正在绑笤帚。
“扎笤帚看似简单,实际上很讲究技巧和经验,一把笤帚得十几道工序。”50多岁的王桂英坐在一片高粱糜子中,一边聊天,一边熟练地用线将手中高粱糜子扎成一把,两把高粱糜子合起来才做成了笤帚头,然后再将高粱糜子杆部逐段扎起来,做成一把笤帚,扎笤帚的线是一种很结实的塑料绳,每一把笤帚要扎20多道线。
合作社牵头 抱团找市场
“虽然现在不少手工加工品,逐渐被工业化替代,但是南许村笤帚生产却一直很兴旺。”闫孟河说,仅笤帚生产就可以解决200个剩余劳动力就业。
一个加工者一天能做70多把笤帚,一年下来能做上万把笤帚,每把笤帚加工费1元钱,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做些加工就可以维持温饱。“笤帚不光供应泰安周边,还外销到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地,还曾经接到国外的订单。”
闫孟河介绍,原来笤帚加工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经营,不成规模,竞争无序。2008年村书记洒荣玉发起成立泰山区第一家笤帚加工专业合作组织——通达笤帚专业合作社,前期吸收全村27户加工大户加入。
“近期合作社又有了新发展。”在闫孟河带领下来到村东一处厂房,厂房已经建起框架结构,只剩下封顶。“这是村里为笤帚专业合作社建起的新厂房,总共900多平米,将在明年10月份投入使用。”闫孟河说。
闫孟河介绍,新厂房投入使用后,将把全村笤帚加工户都纳入进来,统购统销、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购销成本,解决资金困难。
洒荣明也加入了合作社,他说加入合作社每斤苗子能节约2毛钱,每把笤帚能多卖2毛钱,比自己单打独斗强。现在他想多进货但是缺资金,加入合作社后这些就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