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文化先行系统保护 "世遗"戴村坝走向开发共赢

2014-06-30 08:59:00 作者:姜言明 陈淑锋  来源:大众日报
从泰安东平县城出发,沿滨河大道东行8公里,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大坝横亘在大汶河上,拦腰截断自东西流的河水。东平县以戴村坝为龙头,推出了“运河文化水上游”旅游线路,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从泰安东平县城出发,沿滨河大道东行8公里,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大坝横亘在大汶河上,拦腰截断自东西流的河水。

      走近戴村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博物馆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300余件,依托水工文化遗迹遗物,通过遗物展厅、模型展厅、图片展厅、3D影院等,集中展示戴村坝的历史、价值、功能、作用以及历史背景、人物故事、建设过程、历史兴衰等内容,成为介绍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水工文化博物馆。

      据了解,戴村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它的修建主要是为拦蓄大汶河水,使趋南旺,以济运河水道,其功能等同于人的“心脏”,故被誉为“大运河之心”。由于戴村坝引汶济运的枢纽作用,保障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漕运畅通,对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实,几年前的戴村坝周边还不是现在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样子。戴村坝博物馆馆长侯旭东说:“前几年,戴村坝北岸1公里周围是荆棘丛生、高低起伏的滩涂,人们只能从南岸眺望,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北岸,这么重要的文物,不应该如此备受冷落。”

      这个历经沧桑的水利工程自然不会“备受冷落”。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说:“过度开发利用是‘非遗’保护的致命伤害,我们坚持文化先行,系统保护,合理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其文化价值,使戴村坝成为依托文化遗存而生的文化景观。”

      据介绍,在保护的基础上,东平县结合大汶河、汇河两条河流交汇的地形地貌,改造部分沙石地,建设生态湿地。每年七八月,汶水激增,戴村坝激流飞瀑,“戴坝虎啸”胜景蔚为壮观,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提升。此外,东平县以戴村坝为龙头,推出了“运河文化水上游”旅游线路,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