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征程·决定看民生
某招聘活动现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一系列改革措施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驻泰高校、职业介绍中心、求职者,了解《决定》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影响和民众的期盼。
消除就业歧视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近日,记者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这里每周二和周四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莱芜人王本兴已在泰安工作三年,想换份工作,最近参加了多次招聘会,“我学的计算机专业,又有工作经历,很多岗位都能胜任,但合适的工作太难找了。”小王介绍,并不是没有看中的工作,其中,某通信公司提供营销岗位福利和待遇都不错,可惜只要女性,很多文秘和办公室岗位也是如此,有些工作则标明了需要本地户口。“如果真能消除户籍、性别这些差距,找到理想的工作应该不算太难,盼望这样的好政策尽快落实。”
市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秦猛介绍,用人单位招聘时提出的城乡、性别、行业等要求,有些是工作性质决定的,部分岗位工作量大、需要经常上夜班,可能只适合男性,部分岗位技术含量高,就需要专业学习和相关工作经历,这样的就业差异很难消除。山东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同吉表示,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普遍存在,我市这种情况较少,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本地户口,可能是考虑到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不用承担过多责任,还可以减少用人成本。
据了解,总量压力大是目前就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而就业不公平现象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以大学生为例,实际上,县级地区很多单位缺人,但由于存在制度障碍,人才很难从大城市流动到边远地方。“消除就业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营造平等就业环境,可以促进人才流动,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韩同吉说。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培养实干人才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国家非常重视。”韩同吉介绍说,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毕业后因选择回家乡工作,而放弃了好的就业机会。此外,自身的定位和期望值是就业问题的关键,大多数学生希望“就好业”,但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已经是2000年的五倍,但由于价值观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在低端行业如工厂工作。韩同吉认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可以让更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基层岗位脚踏实地做起,积累工作经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更好地解决毕业生技能和期望错位问题。同时,学校方面可以加大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力度,开发就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行岗前实习,增加实践经验。韩同吉呼吁,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不能只有学校一方努力,用人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毕业生学完理论知识走出校门,各单位和企业有责任对他们进一步培养,借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会毕业生‘实战’技能,而不再是招录、招聘时提出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求。”
完善扶持创业政策更多人喜圆成功梦
小李是山东农业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对没有考研的他来说,利用在校的最后一年规划职业和投递简历成了他目前的主要任务。“既稳定又理想的工作一时不太好找,实在不行就和家里拿点钱自己创业了。”小李说,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决定》中提出的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等改革措施。对小李这样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的好消息。小李说:“这说明国家已经相当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了,希望相关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能够早日出台,圆我成功梦。”
原标题:让就业创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