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泰安

泰安肥城教师世家见证百年教育变迁 四代11人当老师

2014-09-12 10:43:00 作者:王佳声 刘培俊  来源:大众日报
肥城市桃园镇王绪等老师一家人,四代共有11人当老师。9月9日,记者走近这家人,看到了一幅跨越90余年的教育变迁缩略图。

      家传从教见证变迁

      1949年2月,刚刚从泰西公学毕业不久的王绪等就接到委任状,成了肥城县立第四区王庄村初级小学教员。

      谈起课程设置的变迁,王绪等说,“受历史时代的影响很深”。在解放战争时期,初小一般设国语、算术、常识(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卫生等)、唱游、美术等为必修科目;新中国成立之初,增设了图画、珠算、劳动课程;1952年,国语改称语文,图画改为美工,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1958年增设了农业常识。

      王绪等说,现在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素质提升,不像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注入式”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老三段”为主。

      王绪等最深的感触是,现如今教师地位显著提高了。旧社会的教师地位低下,被称为“孩子王”、“教书匠”,民谣称“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王绪等说:“培养的学生有了出息,成了国家栋梁,我觉得值。”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首页<<123>>末页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