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近年来,东平县彭集街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地域实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4月份以来,彭集街道的京美2K、甜王等品种西瓜陆续丰收。一上市就快速销往青岛、潍坊等地市场,甘甜多汁的西瓜不仅在东平县首届特色农产品争霸赛中勇夺“西瓜王”殊荣,也圆了村民的致富梦。
“上一季我们种植了2个棚的京美2K西瓜,亩产在8000斤左右,一茬总收益达到了12万元,还有12个棚的甜王西瓜产量也不错,一茬收入在84000元左右。”算起今年的西瓜收益,裴寨村西瓜种植户赵灿灿高兴极了。看到小瓜带来的大收益,瓜棚翻耕完成后,她又抓紧定苗,种上14个棚的玉菇甜瓜和网纹瓜。
走进柳营设施农业示范片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95个设施农业大棚。大棚内柳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强进正带着村民移栽甜瓜苗。“我这是今年种的第二茬甜瓜了,头茬甜瓜棚产9000斤,每棚纯收入11500元。”看到大棚里一排排甜瓜苗生机勃勃,强进浑身都是干劲。
为什么柳营村愿意发展设施农业,并且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强进给出了答案,他说:“主要是挣钱啊!今年预计每个大棚年纯收益在40000元以上,村集体提20%,年收入50万元。”此外,从建棚、种植到收获、销售,彭集街道不断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帮助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让村里少了后顾之忧。
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给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以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种大棚虽然比较辛苦,但收入还挺可观,开开心心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还不耽误我照顾家里人。”正在棚里干活的柳营村村民李慧英说。
像柳营村这样通过种植设施大棚致富的村是彭集街道整个设施农业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彭集街道设施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7500余亩,平均每座大棚年可收入3万余元。一座座充满希望的大棚,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照亮了彭集街道农业转型升级的致富路。
(通讯员 李俊)
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当年新建充电桩2907台;公共充电站数量累计达到334座,在运充电桩达到6055台。泰安初步形成涵盖高速公路、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大型居民小区等区域的保障网络,构建起泰安主城区1.8公里充电服务圈。[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在“提质、扩面、增量”上持续发力,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市场主体达到37万家,培育各类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2万家,4.4万家企业承诺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全市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详细]
9月15日起,全市参加相关医用耗材集采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执行山东省第三批医用耗材和京津冀“3+N”联盟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涉及超声刀、腔镜吻合器、关节骨水泥三类医用耗材。[详细]
截至9月16日21时06分,泰山景区年内累计接待进山游客700.0011万人,同比增长268%,比2019年同期增长133%,首次突破700万人大关,再次刷新年度进山游客量最高纪录。[详细]
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部署要求,泰安市国资委深刻把握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定把合规管理作为法治国企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法治建设水平。[详细]
9月14日,泰安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商会北京办事处、中共泰安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商会北京办事处支部委员会、泰安市驻京知名专家公益服务中心、泰安市中心医院北京医疗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