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一”增亮色 “四融合”聚民心 宁阳县东疏镇打造基层卫生“健康名片”

2022-04-02 09:2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璐

  当了40年村医的老孟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年近六旬的他还有机会搬到窗明几净的新诊所上班。曾经坑洼不平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地,曾经零落破旧的草棚变成了青砖黛瓦的新房。在诊所一墙之隔的地方,是新建的健身广场,清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健康科普,夜晚聚光灯下聚集着锻炼的村民,这是宁阳县东疏镇为辖区村落提供公共健康文化服务的真实写照。

  “唇齿”相依 村民健身看病两不误

  以前,东疏镇疏外村的村民们连到卫生室看个病都犹豫,因为路没有硬化不好走,加上卫生室挨着鞋垫厂,时常是下雨门前两脚泥、晴天房顶晒鞋垫。这样的“陋室”别说看病,老百姓连路过都不愿意多看两眼。疏外村卫生室的这种情况绝非个例,对于位于宁阳县西部、拥有6.2万人口的东疏镇来说,医疗卫生工作在基层难开展、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条件受限导致的。

  为解决多年来形成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的“沉疴”,近年来,东疏镇按照统一外观颜色、统一布局、统一名称等“三统一”要求,开展 “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行动”。新建村卫生室由村里免费提供建设用地并出资建设,在选址上要临近村“健身广场”,积极倡导捆绑式发展,增加健康驿站、文化小屋、日间照料中心等嵌入式服务,建成后统一命名为“村公共健康文化服务中心”。

  通过这种模式,老百姓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提升,而村医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加强。

  务实求新 融合发展助力基层医疗

  为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东疏镇中心卫生院大胆创新,打好“组合拳”。依托村卫生室,发挥村卫生室的中心作用,拓展就诊、健康查体、家庭医生签约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层诊疗体系;帮助群众实现自我健康管理;通过建立健康书屋和文化广场、开展健康讲座、播放健康小电影等,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

  通过医卫融合、医防融合、医健融合、医文融合等“四融合”,实现了从健康查体、村级就诊,到诊后的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等全流程闭环健康服务。

  “基层医疗不能只靠单打独斗,通过融合我们实现了调动所有基层医疗资源服务百姓的初衷,为百姓也带来了切实的实惠。”东疏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兴岭说。

  据了解,东疏镇中心卫生院目前已筹集资金60多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常用诊疗设备的配备,并帮助建设健康书屋、健康驿站等21处。杨兴岭介绍,这一切只是开始,他们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镇42个村全面推行“健康融合体”模式,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健康融合带来的红利。

  勠力同心 打造东疏基层卫生“健康名片”

  公共健康文化服务的阵地建好了,如何利用好这个阵地,让其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同样是东疏镇考虑的问题。

  为此,在当地镇党委、镇政府和县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东疏镇中心卫生院与宣传、妇联、文旅、教体等部门和单位联合,近两年来共举办文化下乡汇演、广场舞大赛、太极拳比赛、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大查体、巡回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20余次。

  疏外村党支部书记孟令强介绍,他们依托“健康融合体”,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健康微信群,居民有疑问可第一时间联系到乡村医生,及时得到健康指导。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像老孟这样的村医还可以随时与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对接和联系,确保居民疑问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东疏镇在建设公共健康文化服务中心的同时,还设立健康服务代办点42处,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病种患者以及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代送药物服务,陪同孤寡老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到上级医院就诊。

  公共健康文化服务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东疏镇的“健康名片”,实现了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在村居有人管、事项有人办,打通了基层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王璐)

初审编辑:王培松

责任编辑:李泽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