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纪念碑 铭记光荣历史

2017-12-29 18:05:00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徂徕山纪念碑1

  徂徕山纪念碑。

  2018年1月1日,是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日。时光荏苒,徂徕山起义旧址前马头山上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巍然屹立,纪念碑正面镌刻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2个镏金大字,随着时光的推移愈发厚重。

  “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时光倒回到80年前,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初,日军继续沿津浦路南犯,攻占德州,战火烧到山东境内。面对日寇的大举入侵,为适应抗战爆发后新的斗争形势,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山东省委,由黎玉、林浩、张霖之组成,黎玉任书记。新组成的山东省委开始加紧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

  1937年9月,黎玉代表山东省委出席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太原召开的会议。会上,北方局书记刘少奇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洛川会议精神,部署了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等任务,号召“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会后,北方局派洪涛、廖容标、赵杰等8名红军干部相继抵达山东。

  10月上旬,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紧急会议,传达洛川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提出的“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要求和北方局的号召,省委在《山东抗日游击队十条纲领》基础上,又制定了分区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计划,部署各地党组织,抓住日军入侵立足未稳,国民党军队、政府溃逃之机,发动群众不失时机地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同时,派中共中央和北方局调来的干部及刚从狱中释放出来的共产党员,作为军事领导骨干到各地组织武装起义。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在中共山东省委统一部署指导和各地党组织领导、影响下,全省各地民众同仇敌忾,揭竿而起,纷纷举行抗日起义。通过多方查阅资料,记者得知自1937年7月到1938年年底,我省先后举行了近百起大小抗日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其中,1938年1月1日举行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更是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徂徕山起义的日期,更是被定为八路军、山东解放军成立纪念日。

  起义纪念碑巍然屹立 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位于泰城东南方向约30公里的徂徕山大寺,是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队伍誓师成立的地点。80年后,记者一行来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沿着台阶一步步登上起义遗址马头山。山上,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巍然屹立,碑正面篆刻有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2个镏金大字,背面769字的碑文记录着徂徕山起义军民抗击侵略者的革命历史。

  “1938 年1月1日, 山东省委组织发动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誓师大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这座纪念碑是 1988 年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时立的,碑高23米,用573块泰山花岗岩石精砌而成。5段50级盘道从山下直通碑前,寓意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徂徕山林场工作人员焦圣涛介绍说。

  据介绍,起义誓师大会由孙陶林同志主持。大会开始,首先升起了缀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旗中间有武中奇写的“游击”两个大字。接着,黎玉代表山东省委宣布正式起义,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成立。当时的起义队伍虽然穿着不一,五颜六色,长短不齐,武器也不精良,长枪、短枪、红缨枪、大刀、长矛、木棍各式各样,但是起义队员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几天后,部队移至徂徕山东麓光化寺。

  黎玉之子黎小弟 分析起义为什么选择徂徕山 

  近日,记者先后前往北京、徂徕山老区走访,探访曾经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以及徂徕山起义已故领导人的子女,听他们来回顾这段峥嵘岁月。

  “起义誓师大会拉开了党在山东领导武装斗争最终夺取胜利的序幕,这是中国抗战史中一段传奇的开始。”此次走访中,黎玉之子、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黎小弟提供了抗战时期资料,并为记者讲述了徂徕山起义在整个中国抗战中发挥出的重大作用,以及这次起义有别于其他起义的特点和泰安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地位。

  黎小弟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对山东大大小小起义做出的最好诠释,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作为最关键且时机最佳的起义,选择在韩复榘的军队和政府撤退、又在日军尚未站稳脚跟之际举行,体现出山东省委在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时的大智慧,更体现出山东人民‘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无畏精神。”

  在黎小弟看来,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前不久,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这一事件让全国同胞愤怒不已。而当时的山东,韩复榘的国民党军队退却、政权瓦解,此时日军在山东立足未稳,中共山东省委在此时制定了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纲领,可谓是最佳时机。

  那么,为什么又要在徂徕山发动武装起义呢?对此,黎小弟也有自己的见解。“日军侵入山东后,先是占领德州,后战火又向鲁中地区蔓延,省委迁到了泰安。而到了1937年12月31日,日军占领泰安县城,面临严峻形势,中共山东省委遂以泰安县委组建的民众自卫团为基础,在泰城东南的徂徕山大寺发动武装起义。从整个路线和思想来看,省委直接组织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带有‘谋划山东省全局’的考虑。”黎小弟分析称,在我党开展游击战时期,选择山区有利于作战和隐蔽,因为从地形上看,徂徕山北靠泰山,南接蒙山山脉,处于山区之中,有利于当时的作战之需。与此同时,徂徕山以西是津浦铁路,南、北侧的几条公路都是当时鲁中地区的交通命脉,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作为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徂徕山处于山东省的腹地,在此组建抗日革命队伍,便于和全省其他根据地进行联系,而这样做取得的成果也在未来的战斗中得以了印证。

TIM截图20171213154835

  1988年1月1日,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落成,图为纪念碑揭碑仪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陶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5051000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5935175@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环山路77号大众网泰安频道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