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娱乐

苗阜王声不愿用网络包袱 反腐题材算首次

2015-02-10 11:20:00 作者:  来源:新浪娱乐
2月8日,新闻主角之一的苗阜说,1988年牛群老师和李立山老师的《巧立名目》,不能算“反腐”题材,主要说的是形式主义,“真正的反腐题材,我们应该算第一回。”  当下,苗阜王声二人依然把重心放在相声本子的打磨上,他们希望让观众重新看到真正的相声。

    苗阜、王声将带来反腐主题相声

      苗阜、王声将带来反腐主题相声

      据有关媒体报道,2月6日,央视春晚首场大联排落幕,陕西相声演员苗阜、王声的“反腐”相声突然火了,“敏感”、“讽刺尺度堪称三十年来之最”等词汇被冠诸他俩身上。

      2月8日,新闻主角之一的苗阜说,1988年牛群老师和李立山老师的《巧立名目》,不能算“反腐”题材,主要说的是形式主义,“真正的反腐题材,我们应该算第一回。”

      相声是讽刺的艺术。然而近些年,在央视春晚等大型舞台上,相声却遭遇冷落尴尬。有人疾呼,相声成了网络段子的叠加;有人痛心,相声讽刺精神的丧失。

      “相声应该是引领一个时代潮流的。我和王声不愿用网络包袱,我们就是搞语言的,让别人引着我们说话,没劲儿。”

      聊起近年相声的现状,苗阜认为,相声要回归讽刺题材,不一定要一句话一个包袱,“因为得有铺垫、得真实。按老先生讲的,‘说讲理的相声’。现在很多(相声)已经没有‘讲理’了,就是为了包袱而说,这才出现了很多网络包袱。”

      苗阜和王声希望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展现相声的真正面貌。”

      去年十月央视定下选题

      “反腐”题材是苗阜和王声从未涉足的,为何此次会做这样的选择?

      “(央视春晚)今年有不少定制作品,而‘反腐’本来也是我们报的选题之一。”苗阜告诉澎湃新闻,以前都是在小剧场表演,放得开,这一次他们要挑战新状态。

      央视春晚的舞台,较小剧场有太多不同。不仅面向的观众更广、更多,且电视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难以弥合。

      “央视既代表国家,又代表民众。中间有很多东西,我们确实得注意。”

      苗阜称,这次参加央视春晚后,才真正开始理解它的难处,自己也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而且现在社会上很多正能量反而遭到很多人批判,特别不好。不一定是要阴暗面的东西,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我们也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一定会把老百姓想说的说出来。”

      其实,早在2014年10月,央视已经在和苗阜、王声约“反腐”相声这个选题。面对“反腐”题材,得揣摩透贪官心态,这让苗阜王声犯了难,没有生活经验咋办?压力瞬间增大。

      “当时联系上陕西省委宣传部,他们非常配合,问好时间就立马组织了纪委领导干部开了座谈会,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素材。”苗阜对陕西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十分感激,这些案例都化在了相声表演中,“本子都是真实案例演变过来的,但我们不会具体说谁。”

      面对大量丰富的素材,王声也操刀写了两个相声本子,除了此次央视春晚的表演以外,将会运用到以后的小剧场表演中。

      “王老师把之前我们搜集到的,比如行贿的人怎么送礼、什么‘创意行贿’等等写到本子里,以后会表演。”苗阜笑言不会浪费这些素材。

      2月6日,央视春晚首场大联排结束,这也是苗阜王声的“反腐”相声第一次见观众。看到了观众的反应,苗阜王声原本悬着的心也安定了不少。

      “现场设计好的东西基本上按照我们设计的来,该开的包袱都开了。”但对于本子,苗阜始终认为,不到最后一刻,都要不断打磨,“作品要大量地与观众见面,有反馈才会更好。去年《满腹经纶》也是轧了几百场,才有了最后的状态。现在框架出来后,我们会用更多办法抖更多包袱。”

      自从曝出“反腐”相声的消息后,从各大媒体到网友们都给予了高度期待。面对这股热潮,王声希望大家先看到这是一段相声表演,不要赋予太多其他意义,“要从心里认可这是一段相声表演。意义是相声之后浮现出来的,不是现在定义的。如果表演完了,没这意义怎么办,谁来负责?”

      当下,苗阜王声二人依然把重心放在相声本子的打磨上,他们希望让观众重新看到真正的相声。

      中兴陕派相声是心愿

      去年看过北京卫视春晚和央视元宵晚会的观众可能还记得,苗阜王声在《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表演中一逗一捧,搭配默契,笑料频出。也是从那时起,他们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他俩的搭档颇为有趣,两人性格截然相反:苗阜脸黑,外向,说起话来表情丰富,好热闹;王声长得白,内敛,平时一脸严肃,喜清静。但这种搭档又极为互补,一个在舞台上诙谐地讲歪理,一个义正言辞地纠邪说。

      说到相识的缘分,两人曾笑言是“命运的安排”。

      苗阜、王声都是铜川人。苗阜虽是铁路子弟,却阴差阳错地上了矿务局子弟小学,恰好与同为矿务子弟的王声分在了一个班。五年级时,王声转学离开了。此后的13年间,两人没有任何联系,甚至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据报道,2006年,苗阜代表西安铁路系统参加陕西电视台的“捧逗先锋”栏目,搭档临时有事,主办方便给他推荐了一个,说是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生,相声发烧友,名字叫“王声”。那次合作,两人都觉得配合得天衣无缝,段子一气呵成。谁知,录完节目后,两人一起去吃夜宵,聊着聊着才发觉,原来早就相识,竟是小学同学。

      就这样,两个热爱相声、一心中兴陕派相声的人合作创办了“青曲社”,取意自“青云直上,曲故情长”。

      “我们希望这门古老的艺术能青春永驻。”苗阜告诉澎湃新闻,当时咬牙决定出来闯闯时,还和王声开玩笑道,“干呗,干败了,大不了像现在一样。”

      期间所遇阻力也很大,不过这对于“理想主义”的苗阜来说,并不算个事儿。

      “我常和人说,人生不管酸甜苦辣都是水墨丹青画里的一笔,不管这笔重还是轻,但没了这笔,这幅画就是白纸一张。所以,我们青曲社当年还自己写了一副对联:说学逗唱子虚乌有,酸甜苦辣一笑了之。”在苗阜看来,这是自己选择的梦,为梦努力是件幸福事儿。

      如今,“青曲社”名声越来越大,人员也增加了不少。王声依然保持着平常心,“最早在一起说相声时,大家都是爱好者的心态。没有想着说,将来要把它做成什么样,也没敢这么想。”

      王声介绍到,节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是否受欢迎。随着和老师学习以及在舞台上的不断磨练摔打,他俩发觉还有上升空间,“所以才敢一步步把社团做大,让人越聚越多。”

      王声并不讳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也从没想过放弃,“大家的心态、在一起的合作方式比较放松,也没想着以后怎么样,以后能干成什么样,所以也没想过以后要是不干了会怎么样。”

      时也,运也,顺其自然。

      此次涉足“反腐”题材,王声认为也与时运相关。“社会发展中,总有现象浮现,以前可能没有这么多素材供参考,没人有机会拿到这些素材,所以老先生们没有从这方面写。现在我们有这些素材和机会,何乐而不为。”

      今年这场顺应时运而生的“反腐”相声,能否如去年《满腹经纶》般带来欢笑和经典,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