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近日,新泰市谷里镇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完善治理机制、深化文明实践,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明新风吹拂田野乡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多维宣传矩阵,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谷里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实现移风易俗宣传全覆盖。线下组建志愿者团队,深入全镇51个村庄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万余份,手册中通过生动漫画图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尚,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在农贸市场、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宣传台,累计张贴主题海报200余张、悬挂横幅80余条,形成“移步换景”的宣传效果。线上依托镇官方微信公众号“龟山神韵和美谷里”、抖音账号“谷里新农人”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移风易俗相关短视频和文章,实现文明理念“云端”传播。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增强宣教感染力,谷里镇文化艺术团创新编排三句半《移风易俗来称赞》,将“抵制高额彩礼”“破除封建迷信”等主题融入诙谐的台词,巡回演出覆盖全镇51个行政村,现场掌声如潮。东高平村党支部组织开展“文明风尚我先行”主题宣讲,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示范效应。
靶向治理机制,破除陈规长效发力。针对婚丧陋习痛点,全镇建立镇、村两级治理体系。镇级成立由宣传、民政、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各村进行常态化巡查,推行“月督查、季考评”制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级年度考核。村级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推选德高望重者担任理事,建立婚丧事务公示栏,将文明新规写入51个村的村规民约。
如今的谷里镇,文明种子已生根发芽。从文化广场的欢声笑语到田间地头的淳朴民风,从简朴隆重的集体婚礼到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新时代文明之花正为乡村振兴绘就最温暖的底色。这片承载着乡愁的土地,正以破旧立新的勇气,书写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时代答卷。
(通讯员 焦念超)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受冷空气持续影响,预计26日夜间到29日我市气温将显著下降,并伴有大风天气。最低气温过程降温幅度10℃左右,局部12℃以上。29到30日早晨最低气温-1~1℃,有霜冻或冰冻。26日夜间到27日我市偏北风4~5级阵风7级左右,湖面和山区5~6级阵风8~9级,并出现扬沙或浮尘天[详细]
4月份是森林火灾高发期,清明祭扫、野外踏青、农事用火易引发森林火灾。春季大风天气多,户外高空作业和高空游乐项目安全风险增加。进入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旺季,建筑施工、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风险高。[详细]
为贯彻实施《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促进泰安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推动基层妇联干部素质全面提升。3月24日上午,2025年泰安市“雁阵计划”家庭教育赋能提升行动在泰安高新区启动。[详细]
为加强研学旅游人才培养,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为泰安市文旅市场打造一支专业的研学旅游指导师队伍,推动精品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泰安市旅游行业和精品旅游促进会决定全面开启“泰安全域文旅智库”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项目。[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积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策划实施了一批实实在在的乡村发展项目,创造了更加优厚的创新创业条件。[详细]
3月22日清晨7时许,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列长达1.5公里、总重超万吨的火车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满载煤炭缓缓驶入泰安东平陆港站,泰安港正式成为全省第三个能够接驳万吨大列的内陆港,我市开启物流运输新篇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