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泰市民政系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近年来,新泰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兜底线、保民生、优服务、促治理,特别是2024年以来,树牢有解思维,深挖创新举措,突出改革亮点,积极推进实施“五个一”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实施“一老”工程,实现四突破,即服务模式突破、服务阵地突破、服务项目突破、服务力量突破。服务模式突破,探索实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制定《新泰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实施方案》《新泰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申请表》,扎实做好20个乡镇(街道)对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的摸底排查等工作。服务阵地突破,全力推进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设。为切实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需求,积极推进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设,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委员会了解老人需求,根据社区实际和老人需求,科学谋划,确定幸福食堂选址。综合社区(村)老年人数量、结构、需求及就近方便等因素,合理进行规划布点。目前在建4处、选址3处。服务项目突破,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聚焦老人需求,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重点解决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难题,全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升服务项目周期内,面向经济困难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100张,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300人。按照“一户一策”方案,目前,家庭床位已安装完成317户。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照护、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和特色服务,已服务1335人。服务力量突破,探索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助力养老服务。设立社区慈善基金23个,累计注入资金142.98万元,受益群众1650余人。组织开展社区慈善基金“孝善助老”项目,探索创新“阵地+项目+能力提升”的新时代县域慈善发展新路径,做实“小基金”,撬动“大慈善”,推动更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支持养老服务,实现社区慈善基金与养老服务之间的“深度融合”。2024年4月,新泰市社区慈善基金经验做法在全省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实施“一小”工程,实现一优化,即未保体系优化。着力打造“心相伴·悦成长”儿童关爱品牌,实现未保体系优化提级。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心相伴·悦成长”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进行入户摸排调研,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儿童逐一走访,重点了解其生活状况、健康情况、心理关爱情况等,确定项目名单,填写走访调研表并征集新春愿望,组织微心愿送达活动。下一步,将针对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开展为期一年以“启智、予爱、乐游”为主题的个案追踪关爱服务项目。
实施“一墓”工程,实现三提升,即设施提升、数量提升、服务提升。设施提升,实施殡仪馆提升改造项目。新泰市第一殡仪馆综合服务楼、餐厅、守灵小院等提升改造项目即将完工,进入装饰装修环节。数量提升,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2024年计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40处,目前已确定选址10处、扩建11处正在平整土地、安装墓穴,其余正在规划选址或征求村民意见中。服务提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散埋乱葬治理。涉及新205国道沿线的散乱坟头,翟镇井家庄132个坟头已搬迁进公墓安葬;新甫街道西西周南村、西西周北村的坟墓正在采取栽植柏树绿化围挡形式提升改造,已植树70余棵。翟镇赵家庄村已将100个散乱坟头搬迁进公墓,汶南镇南嶅阳村已将30个散乱坟头搬迁进公墓,其余村居正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散埋乱葬治理工作。
实施“一体系”工程,实现两深化,即深化体系、深化机制。深化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发挥13部门+11家社会组织作用,推进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综合救助体系。深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建设,用好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做好低收入人口监测指标,持续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常态化,为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加强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的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按规定纳入常态化救助帮扶范围。
实施“一底线”工程,守牢“一排底线”,即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作风建设,织密安全保障网。抓牢意识形态,严格要求全体民政党员干部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讲大局,旗帜鲜明的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坚定政治立场,扎实做好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各项工作。抓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安全管理责任贯穿于养老、殡葬等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明确主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方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不漏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到人。抓深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高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持续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活动,结合“三感三力”工程等系列活动,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水平。
(通讯员 牛强)
初审编辑:王蓬波
责任编辑:李泽
5月30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琳介绍泰安市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关情况。[详细]
5月30日,泰安市教育局网站公布2024年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和2024年公办普通高中指标生统招生等级成绩要求。[详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具有计量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不得提供计量作弊改装服务或技术指导,不得销售外观不合格的电子计价秤。[详细]
今年1—4月,我市进出口153.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8.5%,比全省增速高32.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126.9亿元,增长37.6%,比全省增速高26.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进口26.2亿元,增长42.9%,比全省增速高43.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详细]
泰安市泰山区立足“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底线思维,持续推进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地震应急“一张地震应急流程图+一套地震应急手册+一部地震应急预案”工作档案。[详细]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纵深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向“新”而行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市“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256.0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比重达到30.8%。[详细]